[发明专利]一种半脱脂瓜蒌蛋白饮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87854.9 | 申请日: | 2012-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36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何家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家庆 |
主分类号: | A23L2/38 | 分类号: | A23L2/38;A23L2/52;A23L1/29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方峥 |
地址: | 230039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脱脂 瓜蒌 蛋白 饮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半脱脂瓜蒌蛋白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瓜蒌的全身都是宝,现代医药学研究证明:瓜蒌籽含不饱和脂肪酸16.8%,蛋白质5.46%,并含17种氨基酸,三贴(萜)皂甙,多种维生素以及钙、铁、锌、硒等16种微量元素。食用瓜蒌籽,有扩张心脏冠脉,增加冠脉流量作用;对急性心肌缺血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对离体绒癌细胞增殖和艾滋病毒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对糖尿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对高血压、高血脂、高胆固醇有辅助疗效;能提高肌体免疫功能;并有瘦身美容之功效。但是吃多了瓜蒌籽会上火,引起口腔溃疡。
本发明以瓜蒌籽为主料,配制加工成一种瓜蒌蛋白液体饮料。本饮料具有口味润绵、催补母乳、滋补美容、健胃润肺、润肠通便、利压、宽胸、安心养神、抗菌强身、对离体绒癌细胞的增殖和艾滋病病毒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
传统榨油工艺是采用高温蒸炒后再压榨,此法榨油,不仅原料成了粉末,且经120 ℃以上高温蒸、炒,榨油后料粕大部焦糊,其中可溶性的蛋白质被严重破坏营养价值必散失已尽,本发明的瓜蒌蛋白饮料是经过冷压分离出部分瓜蒌油后瓜蒌仁中所含蛋白质及其他辅料配置而成。工艺过程中回避了传统的热榨脱脂、脱壳技术在于保留瓜蒌仁内含的蛋白质稳定,采用挤压摩擦脱种衣,免除碱液浸泡脱皮,有效遏制了产品的涩味及其褐变反应,添加食用菌酶解植物蛋白抽提液利于增味调香,分别选择两性(O/W)络合剂复合,对吸附在瓜蒌蛋白饮料液油-水界面时,分子间相互络合作用,其吸附量增大,更有利于乳液的稳定性。经发明人测试分析成熟瓜蒌仁中油脂含量超过50%,高油脂的乳饮有浓重的口感粘腻,又因瓜蒌油脂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于90%,采取保留部分脂肪酸生产出的乳饮,无疑具其特殊营养学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脱脂瓜蒌蛋白饮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半脱脂瓜蒌蛋白饮料具有口感润绵,滋补美容的功效,常饮这种饮料会起到、健胃润肺、润肠通便、利尿、宽胸、安心养神、抗菌强身、对离体绒癌细胞的增殖和艾滋病病毒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本发明的加工工艺科学、简便,最大限度的保留了瓜蒌籽的营养成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半脱脂瓜蒌蛋白饮料,其特征在于: 采用天然瓜蒌籽半脱脂浆液为主料,加入一定比例的辅料制备而成,其各组分的重量份为 :
半脱脂瓜蒌籽原浆 35-40
蔗 糖 6-10
复合络合剂 0.15-0.2
复合乳化剂 0.15-0.2
增味剂 0.01-0.02
用水调至 100,
调节饮料的pH值为6.5-6.8。
所述的复合络合剂为蔗糖脂肪酸酯和芦荟胶等比例的混合物,配料时,先用70-80 ℃ 热水将其完全溶解后再加入到原浆中;所述的复合乳化剂为魔芋胶和黄原胶按3:2的比例混合而得的混合物,配料时,先用70-80 ℃ 热水将其完全溶解后再加入到原浆中;所述的增味剂选自一种或多种食用菌水提物。
所述的半脱脂瓜蒌蛋白饮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 挑选新鲜的健康的瓜蒌籽;
(2) 将选好的瓜蒌籽脱去外壳,得到瓜蒌仁;
(3) 将瓜蒌仁的外皮采用挤压摩擦法脱去,得到乳白色的籽仁;
(4) 将脱去种衣的瓜蒌籽入低温干燥机,在20℃-80℃下将其水分干燥处理至含水量5-7%;
(5) 半脱脂 将干燥后的瓜蒌籽采用冷榨法除去其含油量的30-40%,得到半脱脂饼粕,将其保存于干燥的密封的容器里,冷榨时的压力20-25Mpa,温度70-80℃;
(6)将脱脂后的饼粕浸泡于软水中,料水比为1:(10-8),浸泡时间6-10小时;
(7)将上述浸泡好的饼粕加入适量的水后打成浆,并过滤,收集滤浆;
(8)将滤浆用均质机进行第一次均质,然后经180-240目振动筛,筛得原浆;
(9)将上述原浆迅速通过温度为70℃-80℃的换热器散热降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家庆,未经何家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8785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