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胃癌血清多肽分子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87910.9 | 申请日: | 2012-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433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发明(设计)人: | 黄辰;杨娟;宋土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K7/08 | 分类号: | C07K7/08;G01N27/64;G01N33/68;G01N33/543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陆万寿 |
地址: | 71004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胃癌 血清 多肽 分子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肿瘤标志物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胃癌血清多肽分子及其检测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目前全球每年新增胃癌患者93.4万,其中有近40万在中国内地。患病率和死亡率均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胃癌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显著升高,发病的高峰年龄在50岁~80岁。近5年研究发现,中青年人的胃癌发病率迅速增加,19岁至35岁青年人胃癌发病率比30年前翻了一番。胃癌的主要治疗方法有早期切除、二期切除、局部消融、介入治疗及化疗、生物治疗、中药等综合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属晚期。术后易复发转移,放化疗效果也不理想,预后多不佳。因此,急需探索新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的手段。
血清诊断被认为是早期诊断癌症最新、最有效的方法。它是通过寻找血液中的肿瘤标志物特别是其中的蛋白标志来评判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情况,从而实现对肿瘤早期诊断。人类血清中存在大量蛋白和多肽,其中部分蛋白和多肽的存在和缺失以及表达的高低与人类健康程度密切相关,成为疾病诊断的生物标志物。而目前比较公认的肿瘤标记物有CEA、CA19-9、CA125、AFP、PSA等,但其对胃癌的筛查缺乏敏感性和特异性,因此并不能用于胃癌的诊断。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胃癌血清多肽分子及其检测方法和应用,该分子多肽为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A1(SERPINA1)的一个片段,是新的胃癌血清标志物。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胃癌血清多肽分子,其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1所示。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所述的胃癌血清多肽分子,其血清当中的检测参数为8.47~10.55μg/mL。
权利要求1所述的胃癌血清多肽分子作为胃癌血清诊断药物的靶点的应用。
与权利要求1所述的胃癌血清多肽分子相结合的分子在胃癌血清诊断药物的制备的应用。
SERPINA1蛋白作为胃癌血清诊断药物的靶点的应用。
与SERPINA1蛋白相结合的分子在胃癌血清诊断药物的制备的应用。
所述胃癌血清诊断药物为ELISA检测胃癌血清多肽分子的药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胃癌血清多肽分子,其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1所示,该分子称为SERPINA1-A。SERPINA1-A为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A1(SERPINA1)的一个片段,其精确分子量为1545.8道尔顿。SERPINA1-A在胃癌患者血清检测中呈现特异性的高表达:正常对照人群中血清中表达范围为:4.87~6.57μg/mL;在胃溃疡病人血清中表达范围为:6.58~8.47μg/mL;在胃癌患者血清中表达范围为:8.47~10.55μg/mL,且不同组间的表达具有极显著差异(p<0.001)。
鉴于SERPINA1-A在胃癌血清中特异性高表达,那么SERPINA1-A就可以作为胃癌血清诊断标志物;且其母本蛋白SERPINA1在胃癌患者血清中呈现特异性的高表达,因此,SERPINA1可应用于胃癌患者血清诊断: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MALDI-TOF-MS)检测SERPINA1-A或ELISA方法测检测SERPINA1的表达水平,可作为胃癌患者检测的方法。而针对ELISA检测胃癌血清诊断,SERPINA1就可以作为ELISA检测药物的新的靶点。
附图说明
图1为同一胃癌患者血清样本的三次重复的蛋白多肽图谱(1KDa~10KDa);
图2为蛋白多肽峰m/z:1546在胃癌患者和正常对照组中的蛋白多肽表达差异;
图3为胃癌患者血清蛋白多肽混合物的凝胶色谱分离图;
图4为SERPINA1-A的MS/MS质谱鉴定图谱;
图5为不同组别中SERPINA1蛋白的表达水平。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的胃癌血清多肽分子,是一种新筛选的胃癌血清诊断标志物,其表达具有特异性,可应用于胃癌诊断。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所述是对本发明的解释而不是限定。
具体的该胃癌血清诊断标志物的筛选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8791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