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恒冷/热源的压力回收溶液再生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88595.1 | 申请日: | 2012-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007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殷勇高;折晓会;张小松;潘雄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思玛特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61/08 | 分类号: | B01D61/08;B01D61/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汪旭东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源 压力 回收 溶液 再生 方法 装置 | ||
1.一种恒冷/热源的压力回收溶液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质循环回路和溶液循环回路;
所述工质循环回路包括热源换热器(1)、高压工质发生罐(2)、冷源换热器(3)、低压工质冷凝罐(4)、第一控制阀(5)、进气阀(6)、气体压缩腔(7)、活塞(8)、排气阀(9)、第一压力交换器(10)、第二控制阀(11)、压力表(12);
所述溶液循环回路包括第一压力交换器(10)、液体压缩腔(13)、反渗透膜(14)、进液阀(15)、排液阀(16)、第二压力交换器(17)、浓溶液节流阀(18)、稀溶液节流阀(19)、稀溶液泵(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源换热器(1)位于高压工质发生罐(2)中,冷源换热器(3)位于低压工质冷凝罐(4)内部;
高压工质发生罐(2)的右侧输出端分两路:一路通过进气阀(6)与气体压缩腔(7)的左侧输入端连接;一路通过第二控制阀(11)与第一压力交换器(10)的下部输入端连接;
气体压缩腔(7)的上侧输出端通过排气阀(9)与第一压力交换器(10)的下部输入端连接, 第一压力交换器(10)的上部输出端与低压工质冷凝罐(4)的右侧输入端连接;
低压工质冷凝罐(4)的左侧输出端通过第一控制阀(5)与高压工质发生罐(2)的左侧输入端连接,压力表(12)接高压工质发生罐(2)的上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力交换器(10)的下部输出端通过进液阀(15)与液体压缩腔(13)的上部输入端接;
液体压缩腔(13)的下部输出端通过排液阀(16)与第二压力交换器(17)的左侧输入端连接;
第二压力交换器(17)的右侧输出端与浓溶液节流阀(18)连接;
稀溶液的输入端通过稀溶液泵(20)分两路:一路通过稀溶液节流阀(19)与第一压力交换器(10)的上部输入端连接,一路通过第二压力交换器(17)与第一压力交换器(10)的下部输出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工质发生罐(2)、低压工质冷凝罐(4)中的工质可以是制冷工质的任一种。
5.一种恒冷/热源的压力回收溶液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加压、泄压和充注过程:
其中所述加压过程:打开进液阀(15),稀溶液充满液体压缩腔(13)后,关闭进液阀(15)、打开进气阀(6),利用热源换热器(1)加热高压工质发生罐(2)中的液相工质,使高压工质发生罐(2)中气体气化获取并保持较高的压力,高压工质通过进气阀(6)进入气体压缩腔(7)中,推动活塞(8)向右移动,压缩液体压缩腔(13)内的稀溶液, 稀溶液中的水分通过反渗透膜(14)渗透出来,要及时将渗透水排出; 所述泄压过程:打开排液阀(16)、排气阀(9),关闭进气阀(6),液体压缩腔(13)内的高压浓溶液通过排液阀(16)进入第二压力交换器(17)中,与稀溶液进行压力交换,浓溶液压力降低,通过浓溶液节流阀(18)节流降压到所需的压力;气体压缩腔(7)内的高压气体工质通过排气阀(9)进入第一压力交换器(10)中,与稀溶液进行压力交换,气体工质压力降低,进入低压工质冷凝罐(4)中降温冷凝;
所述充注过程:随着装置的运行,高压工质发生罐(2)内的液相工质越来越少,最终只剩下气相工质,且气相工质越来越少,当压力表(12)的显示的压力低于装置运行所需压力时,关闭进气阀(6),打开第二控制阀(11),高压工质发生罐(2)的残余气相工质通过第一压力交换器(10)后,进入到低压工质冷凝罐(4)中冷凝,当残余气体排放完后,关闭第二控制阀(11),打开第一控制阀(5),低压工质冷凝罐(4)中的工质进入高压工质发生罐(2)中,充注完成后,关闭第一控制阀(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源换热器(1)、冷源换热器(3)中的能量可以来自太阳能、废热、常温液体或制冷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思玛特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思玛特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8859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天然物质有效成分提取器
- 下一篇:遥感航测高程拟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