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空气实现海水淡化的装置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88611.7 | 申请日: | 2012-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36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殷勇高;折晓会;张小松;潘雄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南师大发展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02 | 分类号: | C02F1/02;C02F103/08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汪旭东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空气 实现 海水 淡化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利用空气实现海水淡化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海水循环回路、空气循环回路和水管路;海水循环回路位于装置的左侧和右侧,空气循环回路位于装置中部,水管路位于装置下部;海水循环回路与空气循环回路的连接部件为蒸汽发生器(2)和冷凝器(7),空气循环回路与水管路的连接部件为气液分离器(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海水循环回路包括太阳能集热器(1)、蒸汽发生器(2)、第一回热器(3)、第一海水泵(4)、第一节流阀(5)、第二回热器(6)、冷凝器(7)、第三回热器(10)、第二海水泵(12)、第二节流阀(13)、第三节流阀(14);
太阳能集热器(1)的输出端与蒸汽发生器(2)的上部连接,蒸汽发生器(2)的下部输出端分两路:一路通过第一节流阀(5)、第一海水泵(4)与太阳能集热器(1)的输入端连接;一路通过第一回热器(3)后,与外界相通;
一部分外界供给海水经过第三回热器(10)、第二回热器(6)、第一回热器(3)和第一海水泵(4)与 太阳能集热器(1)的输入端连接,一部分外界供给海水通过第三节流阀(14)与冷凝器(7)的上部连接;
冷凝器(7)的下部通过第二海水泵(12)分两路:一路与外界连接;一路通过第二节流阀(13)、第三节流阀(14)与冷凝器(7)的上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循环回路包括蒸汽发生器(2)、第二回热器(6)、冷凝器(7)、气液分离器(8)、风机(9);
蒸汽发生器(2)的右侧输出端通过第二回热器(6)与冷凝器(7)的左侧输入端连接,冷凝器(7)的左侧输出端与气液分离器(8)的右侧连接,气液分离器(8)的左侧通过风机(9)与蒸汽发生器(2)的右侧输入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管路包括气液分离器(8)、淡水泵(15)、第三回热器(10)、淡水收集箱(11);
气液分离器(8)的下部通过淡水泵(15)、第三回热器(10)与淡水收集箱(11)连接。
5.一种利用空气实现海水淡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稀海水在蒸汽发生器(2)中与干燥空气进行热质交换,海水浓度增加,蒸汽发生器(2)出口的浓海水分两路:一路通过第一回热器(3)排放;另一路通过第一节流阀(5)与经过第一回热器(3)、第二回热器(6)、第三回热器(10)的稀海水混合,混合后经过第一海水泵(4)、太阳能集热器(1)进入蒸汽发生器(2);
蒸汽发生器(2)中干燥空气吸收稀海水的水分后,含湿量增加,经过第二回热器(6)进入冷凝器(7)中,在冷凝器(7)中冷却海水的温度接近或低于空气的露点温度,空气中的水分凝结出来,空气含湿量降低,吸湿能力增强,经过风机(9)进入蒸汽发生器(2)中,再次吸湿稀海水中的水分;
凝结水通过气液分离器(8)与空气分离,经过淡水泵(15)、第三回热器(10)进入淡水收集箱(11)中。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可利用工业余热、太阳能作为蒸汽发生器(2)的驱动能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南师大发展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常熟南师大发展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8861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钼、镍、磷浸渍水溶液的配制方法
- 下一篇:拱架四向连接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