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葫芦脲[6]键接聚合物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88811.2 | 申请日: | 2012-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77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黄晓玲;苏海全;边承英;杨仁香;胡芳林;刑海金;张兵兵;雷艳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F120/56 | 分类号: | C08F120/56;C08F112/14;C08F8/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10021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葫芦 聚合物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基于葫芦脲[6]键接聚合物的制备方法,本方法不需要将CB[6]进行衍生化,针对于水溶性单体,采用水溶液自由基聚合,直接将CB[6]和水溶性单体在过硫酸盐的存在下进行一锅反应。具体步骤如下:
(1)将CB[6]与过硫酸盐以一定质量比分散于水溶液中,水的用量为CB[6]质量的50倍,通氮气30分钟。
(2)将一定浓度的水溶性单体加入上述体系。在氮气保护下,加热搅拌反应6~10小时,反应完毕后所得液体含少量沉淀。
(3)将上述液体过滤除去不溶物,收集清液。将此液体倒入5~10倍体积的沉淀剂中沉淀,抽滤后所得固体用水溶解,用沉淀剂再次沉淀,重复2~5次提纯,得到的固体即为CB[6]键接聚合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葫芦脲[6]键接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过硫酸盐可以为过硫酸钠、过硫酸钾或过硫酸铵。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葫芦脲[6]键接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CB[6]与过硫酸盐的质量比为1∶1.5~2∶1.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葫芦脲[6]键接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单体浓度为0.5~0.7mol/L。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葫芦脲[6]键接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反应温度为60~9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大学,未经内蒙古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8881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