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配管用密封部件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90291.9 | 申请日: | 2012-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223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中江一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美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02 | 分类号: | F16L5/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德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04 | 代理人: | 郁旦蓉 |
地址: | 日本福井县福井***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用 密封 部件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贯穿住宅的墙壁、结构用胶合板及地板等建筑用面材的配管,以及用于密封该配管与其所贯穿的建筑用面材的间隙的配管用密封部件。
背影技术
以往的配管用密封部件,有例如专利文献1所述的部件。该配管用密封部件如图10(a)及图10(b)所示,具有围绕贯穿孔102的板状基底部104、以及从该基底部104的贯穿孔周边部围绕贯穿孔102立向设置的筒部106。配管用密封部件100,是将贯穿建筑用面材的配管插入贯穿孔102,使基底部104在配管的周围与建筑用面材紧密相接。这时,配管用密封部件100的贯穿孔102的直径(内径)与配管的外径相同或略小,从而使配管外周面与筒部106内面紧密相接,这样就可以使贯穿建筑用面材的配管与其周围的建筑用面材之间的间隙密封。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公开平8-61508号公报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上述的配管用密封部件100,其筒部106及基底部104的贯穿孔周边部几乎没有伸缩性,为了使配管与该配管贯穿的建筑用面材的间隙密封,所使用的配管用密封部件100,就需要具有与贯穿建筑用面材的配管的外径相适合的内径的贯穿孔102(以下简称“内径”)。
但是,贯穿建筑用面材的配管存在各种型号的外径,如果要分别制造具有与各外径相适合的内径的配管用密封部件100,制造成本必然增加。另外,施工业者等为了应对具有各种外径型号的配管,也需要分别储存具有与各型号外径的配管相适合的内径的配管用密封部件100,这样就会导致采购及确保保管场所的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因此,鉴于上述问题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用于各种型号外径的配管的配管用密封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解决课题的手段
因此,为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对贯穿建筑用面材的配管与该建筑用面材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的配管用密封部件,包括:基底部,具有所述配管可贯穿的贯穿孔作为第一贯穿孔,并且被固定在所述建筑用面材上;密封部,与所述第一贯穿孔的周边部分重合且紧密相接,并具有小于所述配管的断面尺寸的贯穿孔作为第二贯穿孔的板状;其中,所述密封部由比所述基底部软质的材料形成,所述第二贯穿孔的周边部分与所述配管紧密相接。
另外,在本发明中,所述面材是指具有一定宽度的面的板状部件。
基于上述结构,由于密封部为软质材料,第二贯穿孔易于向扩径方向变形,这样在扩径的同时,将直径大于外径为自然状态的第二贯穿孔直径且小于第一贯穿孔直径的配管插入第二贯穿孔,从而可以在配管的外周面与密封部的第二贯穿孔的周边部为紧密连接的状态下,将该配管插入该第二贯穿孔。而且其易扩径性将可适用的配管径的范围扩大。另一方面,由于基底部使用的是比密封部更硬质的材料,在将配管贯穿第二贯穿孔并使基底部与配管周围的结构用面材紧密相接并固定时,该基底部不会出现褶皱等,易于操作。
另外,在本发明中,可以采用由圆形构成的配管。这时第一贯穿孔及第二贯穿孔均为圆形。在这里,所述密封部具有围绕小于所述第一贯穿孔直径的第二贯穿孔的形状,该第二贯穿孔在位于第一贯穿孔的内侧的状态下,在所述基底部的第一贯穿孔的周边部分,具有重合为一体的重合部,所述重合部及该重合部重合的基底部的部分,分别具有相互紧密相接的贴紧面,所述贴紧面包含相互嵌合的凹凸,所述凹凸在相互嵌合的状态下接合。
这样,在密封部的重合部的贴紧面上,以及与基底部的重合部重合的部分的贴紧面上,分别包含相互嵌合的凹凸,由于是在该嵌合状态下接合为一体,因而与将平滑的板状体相互重合的情况相比,贴紧面的面积更大,因此接合力增大,基底部与密封部难以剥离,特别是对于沿径方向的剪断力的承受力得以增强。因此,在将配管强制性地插入第二贯穿孔时,密封部由于被从基底部向内拉伸,因而可以有效抑制该密封部从该基底部向所述剪断方向的剥离。另外,在本发明中,接合力是指单独2个面相接合的力的大小,并不限于2个面通过粘接剂的接合。
在本发明的配管用密封部件中,在所述基底部与所述密封部的具有所述贴紧面的部位,该贴紧面最好比其邻接的面更加凹陷。
基于上述结构,贴紧面与邻接的面的边界位置会产生高低差异面,在基底部和密封部具有贴紧面的部位,除所述贴紧面以外,基底部(或密封部)的所述高低差异面与密封部(或基底部)具有贴紧面的部位的先端面紧密相接,因而仅该紧密相接的面的面积就可以使基底部与密封部紧密相接的面的面积增加。因此,基底部与密封部的接合力变大,基底部与密封部更加难以剥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美化学工业有限公司,未经福美化学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9029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