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温度变色人造革的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90313.1 | 申请日: | 2012-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74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陈云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康成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N3/12 | 分类号: | D06N3/12;B05D7/24;B05D3/02;B41M5/00;B41M1/30;C09D175/04;C09D7/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11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温度 变色 人造革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造革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温度变色人造革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造革行业的高速发展,其应用领域被进一步放大,包括家具、室内装潢、汽车、服装、封面包装等,人们不仅对产品的物性、手感、颜色有较高的要求外而且对颜色的新鲜感有更高的要求,如家具沙发在冬天温度较低的条件下,要求较深颜色,反之在夏天要求较浅颜色;人们穿着的服装在室内是一种颜色在室外又是另外一种颜色,这样随着气温环境变化而变换颜色,充实了新鲜感的要求。目前市场上的人造革只能制作某种固定色,新鲜感不强,易引起人们的审美疲劳,不能满足市场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环境温度的变化使人造革表面的颜色或图案发生变化的制造方法,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达到上述目的:一种温度变色人造革的制造方法,将温感变色粉加入树脂中,均匀涂覆在底胚上,得到人造革。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涂覆采用下述涂布工艺实现,涂布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制作面层浆料:将PU树脂、DMF、乙酸乙酯和温感变色粉分别以100份、10~60份、5~40份和0.5~50份质量比混合均匀,用高速搅拌机搅拌均匀,获取面层浆料;
2)制作底层浆料:将PU树脂、DMF、乙酸乙酯和普通色料分别以100份、10~60份、5~30份和0.5~50份质量比混合均匀,用高速搅拌机搅拌均匀,获取底层浆料;
3)获取成品:涂布机将面层浆料均匀的涂在离型纸上,经烘箱烘干后,再涂上底层浆料,烘至半干后与底胚贴合,再经烘箱烘干后,剥离离型纸卷取成品。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涂覆采用下述的印刷工艺实现,印刷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制作印刷工艺浆料:将PU树脂、溶剂和温感变色粉分别以100份、0~100份和0.5~50份质量比混合均匀,用高速搅拌机搅拌均匀,获取印刷工艺浆料;
2)获取成品:用印刷机将上述印刷工艺浆料均匀印在底胚上,经烘箱烘干后卷取成品。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涂覆采用下述喷涂工艺实现,喷涂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制作喷涂工艺浆料:将PU树脂、溶剂和温感变色粉分别以100份、0~800份和0.5~50份质量比混合均匀,用高速搅拌机搅拌均匀,获取喷涂工艺浆料;
2)获取成品:用喷涂机将上述喷涂工艺浆料均匀喷涂在底胚上,经烘箱烘干后卷取成品。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底胚是指合成革底胚、布、无纺布、纸张;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温感变色粉可用变色油墨代替。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温感变色粉或变色油墨的变色临界温度为~5℃、0℃、5℃、10℃、16℃、21℃、31℃、33℃、38℃、43℃、45℃、50℃、65℃、70℃、78℃。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提供了一种利用温感变色粉或温感变色油墨加入到树脂中,采用涂覆、印刷或喷涂的方法,均匀涂覆在底胚上,制造出温度变色人造革,可随温度的上升、下降而反复变颜色,丰富了产品颜色,满足市场的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描述,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此。
实施例1:温度变色人造革的制备:
1、配浆料:按以下比例配制浆料,用高速搅拌机搅拌均匀,粘度控制在1000~5000CPS.
(表面涂层浆料)
PU树脂: 100份
溶剂(DMF): 60份
溶剂(乙酸乙酯): 40份
温感变色粉(基本变色温度~5℃,基本色为红色): 3份
(底层浆料)
PU树脂: 100份
溶剂(DMF) 60份
溶剂(乙酸乙酯) 20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康成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康成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903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耐高温金属膨胀节
- 下一篇:马达转子及马达转子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