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恒温风洞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90904.9 | 申请日: | 2012-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219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刘庆;翁宁泉;孙刚;姚远成;张彩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5B19/04 | 分类号: | G05B19/04;G01K7/22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003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恒温 风洞 控制系统 | ||
1.一种恒温风洞控制系统,包括有风机、风洞、恒温气流槽、多点温度测量系统和计算机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洞包括有冷气通风管道和热气通风管道,所述冷气通风管道和热气通风管道的进风口分别连通到恒温气流槽中热交换管的出气口,所述恒温气流槽包括有产生热气流和冷气流的箱体,所述箱体内分别设有产生热气流和冷气流的热交换管,所述热交换管的两端分别伸出箱体外,所述热交换管的进气口分别与风机的出风口相连通;所述箱体、冷气通风管道和热气通风管道内的温度分别通过多点温度测量系统检测,且风机的频率,箱体内的温度,冷气通风管道和热气通风管道内的温度以及多点温度测量系统分别通过计算机控制系统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恒温风洞控制系统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洞由并排对称的冷气通风管道和热气通风管道组成,所述冷气通风管道和热气通风管道由分别由进气收集管、稳定收缩管、实验管、扩散管、风机接口管、轴流风机和第二收缩管依次顺序连接组成,所述的进气收集管与稳定收缩管的连接端的管口内安装有蜂窝器,所述冷气通风管道和热气进气管的试验管为一体且中间设有隔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恒温风洞控制系统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气收集管为锥形管,进气口为小端,所述稳定收缩管由筒形管和锥形管过渡组成,其小端与实验管连通,所述实验管为直管,所述扩散管为斜管,所述风机接口管为异径管,其小端与扩散管连通,其大端安装有轴流风机,所述的第二收缩管为锥形管,其小端为出气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恒温风洞控制系统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恒温气流槽由两个独立的产生热气流和冷气流的箱体组成,其产生热气流和冷气流的箱体分别为热水槽、冷水槽,所述热水槽、冷水槽内分别设有热交换管,所述热交换管的两端分别伸出箱体外,其端部为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热水槽内安装有加热棒,所述热水槽、冷水槽内分别安装有搅拌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恒温风洞控制系统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水槽和冷水槽为不锈钢水箱,不锈钢水箱的外表面贴有保温膜,加热棒安装在热水槽的底部对热水槽内的水进行加热;所述的热交换管为环绕立体式热交换管,由不锈钢波纹管螺旋盘绕起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恒温风洞控制系统 ,其特征在于:多点温度测量系统包括高精度铂电阻,精密排电阻组成的电桥,带放大器的16位高精度温度采集模块,计算机处理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9090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