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平移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90968.9 | 申请日: | 2012-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060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宋国华;徐律;吴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固耐特围栏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6B11/02 | 分类号: | E06B11/02;E05D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618 江苏省苏州市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移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建筑物外围的出入口处的平移门。它通过一个底梁支撑在固定点或门框上。
背景技术
平移门是一种常见的、安装在建筑物外围出人口处的设备。一般的平移门都是位于露天环境下的。在白天的很多时段,这些平移门都是一侧朝向太阳,一侧背向太阳。这样对于尺寸较大的平移门来说,由太阳光照射产生的热量从平移门的一侧传到另一侧的时间会很长,这样就会导致平移门两侧长时间处于温度不均的状况下,而温度不均会在平移门的朝阳侧和背阳侧产生热膨胀差和弯曲变形。对于平移门来说,如果底梁变形,将会导致门无法正常平移。
申请号为200710002795.X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自承重或在轨道上滑动的栅栏门,该栅栏门能解决上述提及的底梁变形的问题。该栅栏门通过在底梁的一侧和另一侧包覆隔热壁,该隔热壁能用来吸收在底梁上的热膨胀差,因此此种带有隔热壁的底梁能有效避免由太阳光照射引起的弯曲变形。但是,该种包覆有隔热壁的底梁结构也有缺陷,由于隔热壁是包覆在底梁的两侧壁的外壁面上的,不仅会导致底梁变得臃肿,使得门框的尺寸变大。而且由于一般的隔热材料都是非金属的,长时间露天环境下,容易被腐蚀损坏,导致其隔热效果变差,从而不能有效的阻止太阳光的热量被底梁的其中一个侧壁吸收而产生弯曲变形。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不易弯曲变形底梁的平移门。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平移门,安装在建筑物外围的出入口处,包括门框、架设在所述的门框上的门体、导向机构,所述的门体包括中空底梁、位于所述的底梁上方的栅栏体,所述的底梁包括上壁、下壁、左侧壁、右侧壁,所述的栅栏体的下端固定在所述的底梁的上壁上,所述的底梁上沿着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能将热量从高温区传递至低温区的热管,各个所述的热管具有第一端部、第二端部以及中间段,所述的导热单元的第一端部与所述的底梁的左侧壁相导热连接,所述的导热单元的第二端部与所述的底梁的右侧壁相导热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的导向机构包括底座和固定在所述的底座上的导向轮,所述的底梁在位于所述的上壁、下壁、左侧壁、右侧壁的内侧形成供所述的导向轮沿底梁长度方向无障碍通过的通道,所述的底梁的下壁上开设有供所述的导向轮穿过并收容在所述的通道内的缺口。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的底梁由左侧底梁单元和右侧底梁单元焊接而成,所述的左侧底梁单元和右侧底梁单元均由一个独立的钢板折弯而成,所述的左侧底梁单元和右侧底梁单元大致呈C型。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的热管为平板热管。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的热管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分别焊接在所述的底梁的左、右侧壁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的热管的中间段呈扁平状,所述的中间段贴合在所述的底梁的内壁面或外壁面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的底梁的外壁面或内壁面上设置有凹槽,所述的凹槽同时位于所述的左侧壁、上壁以及右侧壁上,所述的热管收纳在所述的凹槽内。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的底梁的外壁面上包覆有装饰壁。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通过在底梁的两侧相对侧壁上设置用于导热的热管,这样由于热管的高效导热性能,使得底梁的两侧即使不能同时照射到阳光,但是也能时刻趋于温度场均匀,从而使得底梁的两侧壁之间热膨胀差小,变形量小,从而保证了平移门能一直处于稳定的工作状态下。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平移门的结构图;
附图2为本发明的底梁的横截面示意图;
附图中,1、门框;2、门体;21、底梁;211、上壁;212、下壁;213、左侧壁;214、右侧壁;215、缺口;216、通道;217、凹槽;22、栅栏体;3、导向机构;31、底座;32、导向轮;4、热管;41、第一端部;42、第二端部;43、中间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固耐特围栏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固耐特围栏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9096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动力液压单向缓冲器
- 下一篇:三氧化二铁微纳米多孔球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