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冷连轧机带钢边缘降自动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91078.X | 申请日: | 2012-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418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发明(设计)人: | 徐江华;王康健;郑涛;程国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7/20 | 分类号: | B21B37/2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和万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0 | 代理人: | 刘立平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轧机 带钢 边缘 自动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方法,具体地,涉及一种冷连轧机带钢边缘降自动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对冷轧带钢几何形状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边缘降成为冷轧带钢的重要质量指标。冷轧带钢的边缘降直接影响到下游行业的生产率、成材率和成本的高低以及产品的外观,因此,在冷轧生产中采用边缘降控制技术,从而提高带钢边缘降指标。
冷连轧机是冶金行业中最复杂、自动化程度最高、精度要求最严的装备之一,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钢铁工业技术发展的水平。目前,冷连轧机对于带钢轧制方向上的厚度偏差已经能够进行有效控制。随着节约物质资源与能源日益成为全球的发展趋势,用户对板带材的横向厚度精度要求的日益苛刻,边缘降控制成为冷连轧机控制发展的新阶段,优化冷连轧机边缘降控制方法,对于提高冷连轧机的边缘降控制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现有的冷连轧机边缘降控制方法为采用S1~S3机架非对称工作辊窜动的方式(上、下工作辊独立窜动,可以有不同的窜动量)分别控制操作侧边缘降偏差以及传动侧边缘降偏差。
现有的冷连轧机边缘降控制方法:
将测量到的边缘降实际值信号减去边缘降目标值,得到操作侧边缘降偏差以及传动侧边缘降偏差;
(1)将操作侧边缘降偏差乘以上工作辊窜动增益系数,该增益系数为常数,从而得到机架上工作辊窜动的调整量;将传动侧边缘降偏差乘以下工作辊窜动增益系数,该增益系数为常数,得到机架下工作辊窜动的调整量;
(2)将调整量输出到冷连轧机机架控制单元,改变冷连轧机出口带钢边缘降大小。
现有冷连轧机边缘降控制方法的具体计算流程如附图1所示。在现有的边缘降控制方法中,S1~S3机架上、下工作辊的辊形均为锥度辊,如附图2所示。
在非对称工作辊窜动方式下,S1~S3机架上、下工作辊的辊形均为锥度辊。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上、下工作辊的窜动量相差太大,会造成带钢跑偏甚至断带,因此,该控制方法会形成轧制过程稳定性与边缘降控制效果之间的矛盾。
目前,在某条冷连轧机组上提供了一套边缘降控制系统。该机组的S1~S3机架为对称工作辊窜动,即上工作辊与下工作辊在轴向窜动时保持相同的窜动量。对称工作辊窜动方式不会造成带钢跑偏、断带,但是,该窜动方式对于不对称的边缘降偏差无能为力。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连轧机带钢边缘降自动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中,第一机架~第三机架采用对称窜动的工作模式(即上、下工作辊同时窜动,具有相同的窜动量),既保证轧制过程的稳定性,同时又保证边缘降控制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冷连轧机带钢边缘降自动控制方法,所述冷连轧机一侧设置有边缘降仪,所述边缘降仪与计算机、边缘降控制器和PLC机架控制装置依次连接,所述冷连轧机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机架、第二机架、第三机架、第四机架和第五机架,所述PLC机架控制装置分别与第一机架、第二机架和第三机架连接,所述控制方法步骤包括:
通过边缘降仪获得带钢边缘降实测值并转换为边缘降实测值电信号,将所述边缘降实测值电信号发送至计算机内,所述计算机将边缘降实测值电信号转换为实际边缘降信号,所述边缘降控制器从计算机接收实际边缘降信号,所述边缘降控制器内设定有目标边缘降值,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S1)、获取带钢边缘降偏差值
将得到的实际边缘降信号进行平均处理,得到实际边缘降平均值,用实际边缘降平均值减去目标边缘降值,得到带钢边缘降偏差值;
(S2)、分别获取操作侧和传动侧边缘降偏差
操作侧边缘降偏差a1=xos; (f1)
传动侧边缘降偏差a2=xds; (f2)
xos:表示靠近带钢操作侧位置处的带钢边缘降偏差;
xds:表示靠近带钢传动侧位置处的带钢边缘降偏差;
(S3)、计算第一机架工作辊对称窜动的调整量
1)、计算对称边缘降偏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9107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向联动变幅钢筋成型机
- 下一篇:硅凝胶备料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