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子量可控聚L-谷氨酸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91218.3 | 申请日: | 2012-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78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尹静波;王志春;刘志文;张鑫;颜世峰;陈学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G69/48 | 分类号: | C08G69/48;C08G69/16;A61K47/34;A61L27/1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05 | 代理人: | 顾勇华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子量 可控 谷氨酸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二环己胺引发N-羧酸酐 (N-carboxyanhydride,简称NCA)开环聚合,采用新型——三甲基碘硅烷脱保护剂等,去苄基,获得分子量可控的聚L-谷氨酸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新一类可降解材料——聚氨基酸材料应运而生,成为研究热点。聚氨基酸的氨基酸单体单元是用酰胺键(氨基和羧基脱去小分子水)连接的。聚氨基酸作为医用材料具有明显优点:其在体内可降解生成简单的α-氨基酸,降解产物无毒性。聚氨基酸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材料,它们被广泛地应用于载药、生物组织工程和传感器等领域。
聚L-谷氨酸是一种良好的聚氨基酸材料。其分子链上分布着大量的游离羧基,易于用药物来修饰,从而用于特殊药物的载体。由于其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如手性、多肽链独特的二级结构,显示出与细胞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且其在体内能够自行降解成氨基酸单体,降解产物能被机体吸收和排泄,不会在体内积蓄并产生毒副作用,不用再经手术除去,已被广泛应用于药物缓释和生物组织工程领域。
目前聚谷氨酸的制备主要有化学合成法(也称NCA法)[Chem.Ber. ,1906, 39: 857~861]、提取法[专利:一种γ-聚谷氨酸的高效提取方法.申请号:201010608782]和微生物聚合法[Troy FA. Chemistry and biosynthesis of the poly (γ-D-glutamyl)capsule in bacillus lichenoformis [J]. J Biol Chem, 1973, 248:305~315],提取法的工艺十分复杂,生产成本较高;微生物聚合法中培养基的配制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因而生产工艺也比较繁琐,并且所得到的聚γ-谷氨酸分子量在100万以上,不适合于在生物医药和组织工程领域应用;而NCA法是肽类合成的重要方法,它可以控制调节聚合物的分子量[E. Katchalskl. “Advance in Protein Chemistry,” [M] Vol. VI. Academic Press, Inc, New York, N. Y. 1951: 123~185]。
对于聚L-谷氨酸(PLGA)的化学合成,目前文献中使用的引发剂主要是三乙胺,脱保护时所采用的方法主要是酸法[E.R.BLOU. High Molecular Weight Poly-α,L-glutamic Acid: Preparation and Optical Rotation Changes.Vol.80,4630-4634]、碱法[Willy Agut et al.Langmuir 2007,23,11526-11533]或Pd/C催化法[Peter Dubruel et al.Biomacromolecules.2003,4,1168-1176]。 目前化学法合成的聚L-谷氨酸最突出的问题是合成条件苛刻(需在手套箱中操作),而且用酸法和碱法脱保护时,聚合物分子链容易断裂,而Pd/C催化法脱保护则耗时耗能,且成本较高,产率低,聚合物分子量不易控制[Adv. Polym. Sci. 2006, 202, 1-18]。
本发明旨在开发出一种新的合成聚L-谷氨酸的引发剂和脱保护剂,不仅使聚L-谷氨酸分子量容易控制,而且脱保护时不易断链,同时可实现批量合成,产率高,一次试验可合成聚L-谷氨酸量较多,可达几十克,从而使聚L-谷氨酸在生物医药和组织工程领域的应用成为可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易于控制聚L-谷氨酸(Poly(L-glutamic acid),简称PLGA)分子量的引发剂,在常压下采用新型脱保护剂——三甲基碘硅烷脱去聚L-谷氨酸-γ-苄酯(Poly(γ-benzyl-L-glutamate),简称PBLG)上的苄基,避免聚合物分子链断链,能够获得不同分子量的聚L-谷氨酸,以满足其在生物医药及组织工程领域的应用。
根据的反应机理可结合附图(1),其中:1)γ-苄基-L-谷氨酸-N-羧酸酐(γ-benzyl-L-glutamate N-carboxyanhydride,简称BLG-NCA)合成的反应机理或过程;2)以二环己胺为引发剂聚合得到聚L-谷氨酸-γ-苄酯制备过程。然后采用三甲基碘硅烷脱去聚L-谷氨酸-γ-苄酯上的苄基制备聚L-谷氨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9121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