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透湿多孔性薄膜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92679.2 | 申请日: | 2012-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198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朱思君;阮晓白;王春;河野俊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丽先端材料研究开发(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7/04 | 分类号: | C08L67/04;C08L67/02;C08L73/00;C08K3/34;C08K9/04;C08K3/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241 上海市闵行***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孔 薄膜 | ||
1.一种透湿多孔性薄膜,其特征是:包含有聚乳酸系树脂(A)、聚乳酸系树脂以外的热塑性树脂(B)、和填充剂沸石;
以各组分的重量份计,在聚乳酸系树脂(A)和聚乳酸系树脂以外的热塑性树脂(B)组成的100重量份中,聚乳酸系树脂(A)为10~95重量份,聚乳酸系树脂以外的热塑性树脂(B)为5~90重量份;
以聚乳酸系树脂(A)和聚乳酸系树脂以外的热塑性树脂(B)组成的100重量份为基础,填充剂沸石为26~67重量份;
所述透湿多孔性薄膜的透湿度在2100g/m2·24h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湿多孔性薄膜,其特征是:所述的填充剂沸石是平均直径介于0.1~10μm的沸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湿多孔性薄膜,其特征是:所述的聚乳酸系树脂(A)和/或聚乳酸系树脂以外的热塑性树脂(B)为生物降解性树脂。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透湿多孔性薄膜,其特征是:所述的聚乳酸系树脂(A)中生物来源组分重量含量超过50%。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透湿多孔性薄膜,其特征是:所述的聚乳酸系树脂以外的热塑性树脂(B)中生物来源组分重量含量超过5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湿多孔性薄膜,其特征是:所述的聚乳酸系树脂(A)为结晶型聚乳酸系树脂和非晶型聚乳酸系树脂的混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湿多孔性薄膜,其特征是:所述的聚乳酸系树脂以外的热塑性树脂(B)选自于含有具有聚醚链段与聚乳酸链段的嵌段共聚物、具有聚乳酸以外的聚酯链段与聚乳酸链段的嵌段共聚物、脂肪族聚酯系树脂、或脂肪族芳香族聚酯系树脂中的一种或几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透湿多孔性薄膜,其特征是:所述的聚乳酸系树脂以外的热塑性树脂(B)选自于含有具有聚醚链段与聚乳酸链段的嵌段共聚物或具有聚乳酸以外的聚酯链段与聚乳酸链段的嵌段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和脂肪族聚酯树脂或脂肪族芳香族聚酯树脂中的至少一种的组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湿多孔性薄膜,其特征是:所述的透湿多孔性薄膜厚度为10~60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丽先端材料研究开发(中国)有限公司,未经东丽先端材料研究开发(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9267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车辆轨迹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防盗方法、装置与防盗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