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功耗智能无线测温系统用监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93111.2 | 申请日: | 2012-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638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贾琳;王志宏;李响;李萌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博电新力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C17/02 | 分类号: | G08C1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98 北京市知***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功耗 智能 无线 测温 系统 监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自动监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低功耗智能无线测温系统用监测方法。
背景技术
无线测温系统主要用于对运行过程中的电力设备,特别是高压电力设备的各连接点、刀闸触头、电缆连接处、高压开关柜等部位的温度进行监测,防止因温度过高造成设备故障,保障电网的安全运行。
常见的无线测温系统由现有的无线测温终端、用于数据中转的无线数据汇聚器和后台监控子系统组成,现有无线测温系统仅采用上行这一种通信方式来采集现场温度,即无线测温终端根据预设的温度测量周期、温度数据发送周期和温度报警阈值等测量参数进行温度的采集,并将温度数据通过无线数据汇聚器发送至后台监控子系统。此种方式存在的缺陷是无线测温终端的测量参数在出厂时已被固定,无法在测量的过程中灵活地改变各种测量参数,并且为了降低系统的功耗,无线测温终端在发送完温度数据后即进入休眠状态,造成现有的无线测温系统不能达到低功耗和智能操作的统一。
发明内容
(一)技术问题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低功耗智能无线测温系统用监测方法,解决现有无线测温系统为了低功耗而不能灵活改变测量参数等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功耗智能无线测温系统用监测方法,该智能无线测温系统包括无线测温终端、无线数据汇聚器和后台监控子系统,该监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该系统初始化,
步骤2,该无线测温终端进入唤醒状态,开始采集被测温点的温度,并且通过该无线汇聚器将采集到的该温度数据发送至该后台监控子系统,
步骤3,该无线测温终端进入侦听状态,若在预设时间阈值内,该无线测温终端接收到来自该无线数据汇聚器的控制指令,执行步骤4,否则,执行步骤5,
步骤4,该无线测温终端执行该控制指令,
步骤5,该无线测温终端进入休眠状态,
步骤6,休眠时间结束,返回步骤2。
进一步,当该无线数据汇聚器连接了多个所述无线测温终端时,该多个无线测温终端采用分时传输方式向该无线数据汇聚器发送温度数据。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低功耗无线测温系统用监测方法的有益效果在于:一是,采用双向通信的方式提高系统的智能性,灵活地在测量过程中改变无线测温终端的测量参数,二是,控制指令在很短的时间内被传送至无线测温终端,保证了系统在低功耗的状态下运行。因此,本发明的方法使得无线测温系统具备了智能性与环保性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无线测温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监测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一种低功耗智能无线测温系统用监测方法,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一般而言,一个无线测温系统由无线测温终端、无线数据汇聚器和后台监控子系统组成,其中,无线测温终端用于采集和计算被测温点的温度,并将温度值通过无线数据汇聚器中转至后台监控子系统,后台监控子系统用于管理、分析温度数据等。由此可见,目前的无线测温系统为单向通信系统,最大的问题是无线测温终端的发送频率、报警阈值等参数在无线测温终端出厂时已固定,要想修改这些参数,需要更换无线测温终端设备,或通过暂停无线测温终端离线修改这些参数,使用起来具有一定的不便。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低功耗智能无线测温系统用监测方法解决了上述问题,实现无线测温系统的双向通信,该监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系统初始化,
步骤2,无线测温终端进入唤醒状态,开始采集被测温点的温度,并且通过无线汇聚器将采集到的温度数据发送至后台监控子系统,
步骤3,无线测温终端发送完温度数据后,进入侦听状态,等待无线数据汇聚器发送控制指令,同时,无线数据汇聚器收到无线测温终端发送的温度数据后,开始检测是否有来自后台监控子系统的关于该无线测温终端的参数修改等信息,若发现有,立刻发送控制指令给该无线测温终端,如果在预设时间阈值内,无线测温终端接收到来自无线数据汇聚器的控制指令,执行步骤4,否则,执行步骤5,
步骤4,无线测温终端执行该控制指令,修改自身的参数,
步骤5,无线测温终端进入休眠状态,
步骤6,休眠时间结束,返回步骤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博电新力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博电新力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931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四辊卷板机上辊传动及平衡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大长度竹重组材板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