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氧化铜矿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93636.6 | 申请日: | 2012-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529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翟玉春;王佳东;辛海霞;申晓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B1/02 | 分类号: | C22B1/02;C22B3/04;C22B3/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0819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氧化 铜矿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氧化铜矿的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由氧化铜矿提取有价组元铜、镍、铁、硅的方法。
背景技术
氧化铜矿石的物质组成、矿石结构差异较大,但存在一定的共性。氧化铜矿含有多种有价组元,如铁、镍、镁等。含铜矿物种类多,绝大多数含有5种以上的氧化铜矿物,如孔雀石、蓝铜矿、赤铜矿、矾类矿物和硅孔雀石等。氧化铜矿物一般伴有大量矿泥,且具有较强的亲水性,对氧化铜矿的选矿会产生不良影响。
目前对氧化铜矿的处理方法有两类:先选矿再冶炼和直接化学溶浸法。已应用的主要方法有:离析法、氨浸法、酸浸-萃取-电积法和酸浸-置换法。
离析法炼铜主要用于难选氧化铜矿或不能采用酸浸的碱性矿石。此法工艺简单,尾矿品位低,回收率高,但是设备投资大、能耗大、环境污染重。
低品位氧化铜矿的碱性矿石可以用氨浸法处理。此法在技术上是可行的,但是经济效益差,有待进一步改进。
酸浸-萃取-电积工艺是用稀硫酸作浸出剂,处理含酸性脉石为主的矿石,浸出后得到贫铜液,经萃取富集,除去铁等杂质,反萃得到适于电积提铜的纯净富铜液。此法可以处理低品位氧化铜矿,具有产品质量好、无环境污染等优点,但酸浸耗酸量大且难以过滤。
酸浸-置换法也是用硫酸作浸出剂,得到贫铜液用铁屑置换铜,得到海绵铜,纯度约为70%,作为初级产品再进一步精炼,此法铜的加工成本高。
因此,研究处理我国氧化铜矿的新工艺和新技术,对氧化铜矿进行绿色化综合利用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针对氧化铜矿未能合理利用的现状,本发明提供一种提取氧化铜矿中的铜、铁、镍、硅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实现:
将氧化铜矿干燥、破碎后磨细至80μm以下,将磨细的氧化铜矿粉料与质量分数为60%~98%的硫酸均匀混合。加入硫酸的量为氧化铜矿中的铜、铁、镍等恰好完全反应所需硫酸理论值的0.7~1.5倍,焙烧温度为250~350℃,时间为0.5~2.5h。焙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有:
CuO+H2SO4=CuSO4+H2O↑
Fe2O3+3H2SO4=Fe2(SO4)3+3H2O↑
Al2O3+3H2SO4=Al2(SO4)3+3H2O↑
NiO+H2SO4=NiSO4+H2O↑
MgO+H2SO4=MgSO4+H2O↑
CaO+H2SO4=CaSO4+H2O↑
H2SO4=SO3↑+H2O↑
焙烧过程中产生的烟气用硫酸吸收,再返回焙烧工序。主要化学反应为:
SO3+H2O=H2SO4
焙烧好的熟料用水溶出,液固质量比为1.5~5∶1,溶出过程中进行搅拌,溶出时间为0.5~2h,温度为20℃~100℃,溶出结束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滤渣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将滤渣脱水制备成产品微硅粉或用作建筑材料。
熟料溶出液沉铁:如果溶液中铁浓度大于1g/L,用固体碳酸铵调节溶液pH在2.5~3.5,溶液温度保持在20℃~80℃,搅拌反应1~2h后溶液中铁浓度小于1g/L,过滤,滤渣为氢氧化铁,洗涤干燥直接作为产品。沉铁过程发生的化学反应为:
Fe3++3OH-=Fe(OH)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大学,未经东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9363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