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骨伤的中药熏洗组合物及其使用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93928.X | 申请日: | 2012-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44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张金良;那静;严中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严中明 |
主分类号: | A61K36/902 | 分类号: | A61K36/902;A61P19/08;A61K35/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中药 组合 及其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有来源于植物原料的医用配制品,特别涉及一种治疗骨伤的中药熏洗组合物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中医骨伤科学是研究防治人体皮肉、筋骨、气血、脏腑经络损伤与疾患的一门科学。在古代属″折疡″、″金镞″等范畴。历史上本科有″金疡″、″接骨″、″正骨″、″伤科″等不同称谓。中医骨伤科学历史悠久,是在我国各族人民与外伤疾患长期斗争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并形成了丰富的理论体系,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中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医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对于西医骨科,其具有下面特点:功能复位,相对于“解剖复位”,更强调功能上尽量接近伤前标准。“简、便、验、廉”,成本相对低廉,器械不是特别昂贵,对医生要求很高。“动静结合”,注重功能康复。从我国医学分科的演变,可以看出中医骨伤科学发生和发展的变化。在周代,医学分为四门:食医(营养医)、疾医(内科)、疡医(外科)和兽医。疡医又分为:肿疡、溃疡、金疡和折疡,而骨伤科就直接包含后两疡,同时前两疡(肿疡、溃疡)中如骨肿瘤和骨的慢性感染与骨伤科也是有关系的。隋代太医署曾将骨伤科的治疗和教学任务一度归于按摩科中,并一直延续至唐代,说明骨伤科已首次升入太医院的教学殿堂。宋代分为九科,其中疮肿兼折疡和金镞兼书禁二科系属于骨伤科范畴。元代十三科有正骨兼金镞科。明代十一科中将接骨科改为正骨科,而除去金镞。清代为分为正骨科和伤科。民国后,南方称伤骨科,北方称骨伤科。新中国成立后,直至近十几年才统称为骨伤科。《五十二病方》描述了“伤痉”临床表现,是破伤风最早记载;应用水银膏治疗外伤感染,是水银用于外伤科最早记载。《肘后救卒方》最早记载了下颌关节脱位手法整复手法;记载用竹夹板固定。《诸病源候论》提出清创四要:清创要早,清创要彻底,要正确分层缝合,要正确包扎。《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伤科专著。《世医得效方》记载了悬吊复位法用于治疗脊柱骨折。从起源看,根据文字及古物研究,骨伤科起源可能先于其它医学学科,长时期的医疗实践也为骨伤科形成和独立创造了条件,为骨伤科理论形成奠定了良好基础。但从分类来看,中医骨伤科仍是中医药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过与其他内、外、妇、儿相比较,更具有其相对独立性。因此,中医骨伤科学隶属于中医药学,属于中医药学理论体系中的一个分支,受中医药理论体系的指导和约束。但无论在病因病机上、辩证施治上,又有其特殊性。
中药药浴,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据记载自周朝开始,就流行香汤浴。所谓香汤,就是用中药佩兰煎的药水。其气味芬芳馥郁,有解暑祛湿、醒神爽脑的功效。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在《云中君》里记述:“浴兰汤兮沐芳华。”其弟子宋玉在《神女赋》中亦说:“沐兰泽,含若芳。”从清代开始,药浴就作为一种防病治病的有效方法受到历代中医的推崇。
在中医中,药浴法是外治骨伤的方法之一,即用药液或含有药液水洗浴全身或局部的一种方法,其形式多种多样:洗全身浴称“药水澡”;局部洗浴的又有“烫洗”、“熏洗”、“坐浴”、“足浴”等之称,尤其烫洗最为常用。药浴用药与内服药一样,亦需遵循处方原则,辨病辨证选药。即根据各自的体质、时间、地点、病情等因素,选用不同的方药,各司其属。煎药和洗浴的具体方法也有讲究:将药物粉碎后用纱布包好(或直接把药物放在锅内加水煎取亦可)。制作时,加清水适量,浸泡20分钟,然后再煮30分钟,将药液倒进盆内,待温度适度时即可洗浴。在洗浴中,其方法有先熏后浴之熏洗法,也有边擦边浴之擦浴法。药浴作用机理概言之,系药物作用于全身肌表、局部、患处,并经吸收,循行经络血脉,内达脏腑,由表及里,因而产生效应。药浴洗浴,可起到疏通经络、活血化淤、驱风散寒、清热解毒、消肿止痛、调整阴阳、协调脏腑、通行气血、濡养全身等养生功效。现代药理也证实,药浴后能提高血液中某些免疫球蛋白的含量,增强肌肤的弹性和活力。
中药药浴属于传统中医疗法中的外治法之一,它是将水盛于器皿内,浸泡身体的某些部位或全身,利用水温本身对皮肤、经络、穴位的刺激和药物的透皮吸收,达到治疗疾病、养生保健的目的,它不同于一般的洗浴、温泉浴等,而是按照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根据不同的疾病,加入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因药物不经胃肠破坏,直接作用于皮肤,并通过透皮肤吸收进入血液,故较之内服药见疗效快,舒适,无任何毒副作用的优点,也不会增加肝脏负担,因此被医学界誉为“绿色疗法”,越来越受到患者的青睐。
鉴于这种技术需要,迫切需要出现一种配方简单,循行经络血脉,内达脏腑,由表及里,可起到疏通经络、活血化淤、驱风散寒、清热解毒、消肿止痛、调整阴阳、协调脏腑、通行气血、濡养全身,能够有效治疗骨伤的中药熏洗组合物及其使用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严中明,未经严中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9392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