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岩石冻融损伤破坏的实时监测装置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94416.5 | 申请日: | 2012-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644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胡江春;王红芳;祝彦知;高斌;张志增;潘洪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原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27/26 | 分类号: | G01N27/26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张绍琳 |
地址: | 451191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岩石 损伤 破坏 实时 监测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岩土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电化学方法测量岩石冻融损伤特征的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永久性和季节性寒区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3/4。冻融环境条件或寒区岩土工程中冻融环境的变化,对岩石稳定性影响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岩石是一种大自然长期构造和作用的地质材料,其内部各种缺陷的存在是必然的,这种缺陷为冻融损伤提供了必要条件。冻融作用会加剧围岩的风化,从而加剧围岩的冻融损伤。损伤力学理论的发展为复杂的岩石材料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手段。近年来,国内外在岩石损伤力学研究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对岩石冻融损伤力学的研究和检测还未进行深入的研究。原因是没有有效的检测仪器和手段。常规的损伤检测多采用声波检测,电镜分析等。声波检测难以对损伤的具体位置和大小做出合理的解释;电镜分析需要磨片处理,容易使材料的损伤受到人为的干扰,不能达到预期分析的目的。
岩石冻融损伤是冻融条件下岩石损伤裂纹扩展变化的宏观表现,岩石损伤裂纹的检测一般可分为直接检测法和间接检测法。直接检测法虽然可以直观、形象的显示和检测岩石的损伤状态和裂纹形态,但是,其制样加剧了岩石的损伤,对岩石微细裂纹的检测不利。岩石损伤裂纹的间接检测法是通过一定的物理假设去建立岩石的宏观物理量与损伤变量之间的关系,这些方法有质量密度变化检测法、弹模变化检测法、核磁共振、超声波检测法、声发射检测技术等。医用CT技术和岩石力学试验机相结合进行岩石细观试验,是“葛修润”院士及其课题组首先研制,并成功应用于常温下岩石、土和负温下冻岩、冻土的压缩、卸载、蠕变、疲劳破坏的细观损伤破坏试验,对于研究岩土损伤机理提供了新的手段。此项技术在国内外岩土力学界开创了CT实时试验的先河,为岩土力学的室内试验研究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虽然CT技术在揭示岩石等固体材料的损伤中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是它对岩石裂纹判断的精度不高,岩石很多细微的变化不能显示出来,而且它的制样也损害了岩石试样原来的裂纹状况,测试结果有一定误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岩石冻融损伤检测时精度不高、无法实时监测,提供一种检测精度高、并可以实时监测的岩石冻融损伤破坏的实时监测装置,并介绍了岩石冻融损伤破坏的实时监测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一种岩石冻融损伤破坏的实时监测装置,包括左、右两个结构相同的装置,左、右两个装置的端角处通过螺栓和螺母相连,每个装置由盛装槽和固定装置组成,盛装槽的上盖上连有把手,固定装置上设有电极插孔,电极插孔通过金属丝与金属网片相连,金属网片设置在安装孔端部,安装孔设置在固定装置上并与盛装槽连通,电极插孔通过电极插销与导线相连,试样两端置于安装孔内,试样外包覆有橡胶膜。
所述橡胶膜为可伸缩橡胶膜。
所述金属网片通过导电胶和试样相连。
所述安装孔和试样交接部涂覆有密封层,所述密封层是凡士林或者石蜡。
所述试样为Ф50*50mm的圆柱试样。
一种岩石冻融损伤破坏的实时监测方法,是按照下述步骤进行的:
(1)通过钻切磨制取圆柱状的试样,然后饱水;
(2)将试样安装在安装孔内,之后将岩石冻融损伤破坏的实时监测装置放置于冻融试验机内,并通过导线和电化学工作站相连;
(3)在冻融试验机内进行冻融试验,分别进行±20℃的冻融循环,测定每次冻融循环的交流阻抗谱;
(4)通过交流阻抗谱Nyquist曲线上阻抗弧的特征参数分析岩石冻融损伤破坏的变化规律。
本发明通过测量岩石在冻融损伤过程中的交流阻抗谱,分析阻抗弧的特征参数可以得出损伤裂纹的扩展情况,从而分析岩石冻融损伤破坏的变化规律。可以在不破坏岩石试样内部微观结构基础上测试岩石冻融损伤特征,同时还能在冻融试验过程中进行其损伤破坏测量。这样既可以避免直接检测法的制样对岩石原来状态的损伤和检测间接检测法精度不高的缺陷,同时可以实现岩石冻融损伤破坏的实时检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分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原工学院,未经中原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9441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