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信号距离和Π型线路模型的纵联保护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95018.5 | 申请日: | 2012-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214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束洪春;蒋彪;董俊;田鑫萃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31/08 | 分类号: | G01R3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信号 距离 线路 模型 联保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信号距离和Π型线路模型的纵联保护方法,属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纵联保护可实现全线速动,并具有绝对的选择性,因此它可满足电力系统稳定需要,充分满足继电保护的选择性、灵敏性和速动性、可靠性的要求。但传统的纵联保护如光纤电流差动、高频保护,受超高压长线路分布电容、两侧TA暂态特性和饱和程度的差异及通信信道的影响,容易造成保护不正确动作。在装有阻波器的输电线路中,利用高频含量的不同构成的区内外故障识别判据,由于判据可靠性依赖于物理边界频率特性,在实际应用中会存在整定值不好设定的问题。
为了克服传统纵联保护所存在的以上不足,提高其可靠性,实现对区内外故障的快速识别和快速切除输电线路上任意点的故障。对于远距离输电线路,由于T型等值电路比Π型等值电路节点数多,因此常用的是Π型等值电路。在如图1的输电线路中,通过分析输电线路集中参数Π型等效电路,并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理,用M点电压uM、电流iM模拟计算输电线路N点处的电流 ,再将模拟N点处电流与实测N点处电流iN的波形相比较,计算出模拟电流与实测电流iN的互距离度,并将此互距离度的大小与设定的互距离度整定值比较,并根据两者的大小关系识别区内外故障。对于区内和区外故障,其对应的互距离度差别明显,整定值容易设定。
藉此,提出基于信号距离和Π型线路模型的纵联保护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基于信号距离和Π型线路模型的纵联保护方法,通过分析线路集中参数Π型等效电路,计算出保护安装处模拟电流及其与实测电流的互距离度,再与设定的互距离度整定值比较而识别区内外故障,克服系统振荡、TA饱和及通信信道等对纵联保护的影响,提高纵联保护判据的可靠性,实现对区内外故障的快速识别和快速切除输电线路上任意点的故障。
本基于信号距离和Π型线路模型的纵联保护方法是:当输电线路发生故障时,在短时窗内,量测输电线路两端保护安装处M点、N点的电压uM、uN和电流iM、iN,通过分析输电线路集中参数Π型等效电路,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理,得出输电线路末端N点处模拟电流的表达式,用线路首端M点的实测电压uM和电流iM模拟计算输电线路N点处的电流,再将末端N点处模拟电流与实测电流iN的波形相比较,计算出模拟电流与实测电流iN的互距离度,将此互距离度与互距离度的设定值进行比较,根据两者的大小关系识别区内外故障。具体步骤如下:
(1)输电线路发生故障后,在短时窗内,量测输电线路首、末两端保护安装处M点、N点的电压uM、uN和电流iM、iN,然后根据集中参数Π型等效电路的特征及基尔霍夫电流定理,得到如下输电线路末端N点处模拟电流的表达式,并根据该式计算输电线路N点处的模拟电流:
;
其中,C为线路总电容,t为时间;
(2)在对应t时间区间[0, Ns]内,定义线路末端N点处模拟电流与实测电流iN的互距离度函数如下式:
;
(3)按下式确定一个互距离度整定值:
=;
其中,为线路各种情况下(包括不同的故障过渡电阻、不同的故障初始角、不同的故障距离)区内故障时计算出的模拟电流和实测电流iN的互距离度的最小值,ka为整定系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9501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