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耐高温金属膨胀节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95181.1 | 申请日: | 2012-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90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郑志根;蒋赛花;丁海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三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1/02 | 分类号: | F16L51/02;F16L59/2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66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耐高温 金属 膨胀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膨胀节,特别是一种金属膨胀节。
背景技术
膨胀节是为了补偿因温度差与机械振动引起的附加应力,而设置在容器壳体或管道上的一种挠性结构。由于它作为一种能自由伸缩的弹性补偿元件,工作可靠、性能良好、结构紧凑等优点,已广泛应用在化工、冶金、核能等部门。波纹管膨胀节是用金属波纹管制成的一种膨胀节。它能沿轴线方向伸缩,也允许少量弯曲。传统的波纹管膨胀节一般用于温度和压力不很高、长度较短的管道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耐高温的膨胀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耐高温金属膨胀节,其特征在于:包括左接管、波纹管和右接管;波纹管固定连接在左接管和右接管之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托砖板、第二托砖板 、第三托砖板、第一导流管、第二导流管和金属丝网;第一托砖板固定安装在左接管内,第二托砖板固定安装在右接管内;所述第一导流管、第二导流管 和第三托砖板设置在第一托砖板和第二托砖板之间,第一导流管左端固定连接在第一托砖板上,第二导流管右端固定连接在第二托砖板上,第一导流管的右端伸入第二导流管内;第三托砖板的上端与第一导流管的右端固定连接;第三托砖板与第二托砖板之间为填料入口,金属丝网设置在填料入口内并将填料入口封住;左接管、波纹管、右接管、第二托砖板、金属丝网、第三托砖板、第一导流管和第一托砖板之间依次相连接,构成一个封闭的填料填充区,所述填料填充区内填充有保温填料。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还包括至少两个锚固件,锚固件固定在左接管、第一导流管和第二导流管上。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还包括加强环,加强环设在波纹管两端。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还包括固定在第二托砖板和右接管连接处的第一筋板。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还包括固定在第三托砖板和第一导流管连接处的第二筋板。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还包括固定连接在左接管和右接管上的拉杆。
本发明结构中,封闭的填料填充区能够保护波纹管,当波纹管处于工作状态时,有一定空间用于波纹管保温层的膨胀,金属丝网则能有效防止保温层的脱落,本发明在高温下也能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见图1,本新型耐高温金属膨胀节,包括左接管1、波纹管2和右接管3;波纹管2固定连接在左接管1和右接管3之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托砖板4、第二托砖板5 、第三托砖板6、第一导流管7、第二导流管8和金属丝网11;第一托砖板4固定安装在左接管1内,第二托砖板5固定安装在右接管3内;所述第一导流管7、第二导流管8 和第三托砖板6设置在第一托砖板4和第二托砖板5之间,第一导流管7左端固定连接在第一托砖板4上,第二导流管8右端固定连接在第二托砖板6 上,第一导流管7的右端伸入第二导流管8内;第三托砖板6的上端与第一导流管7的右端固定连接;第三托砖板6与第二托砖板5之间为填料入口10,金属丝网11设置在填料入口10内并将填料入口10封住;左接管1、波纹管2、右接管3、第二托砖板5、金属丝网11、第三托砖板6、第一导流管7和第一托砖板4之间依次相连接,构成一个封闭的填料填充区,所述填料填充区内填充有保温填料12 。
还包括至少两个锚固件13,锚固件13固定在左接管1、第一导流管7和第二导流管8上。还包括加强环14,加强环14设在波纹管6两端。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还包括固定在第二托砖板5和右接管3连接处的第一筋板15。还包括固定在第三托砖板6和第一导流管7连接处的第二筋板16。还包括固定连接在左接管1和右接管3上的拉杆9。
本新型耐高温金属膨胀节处于工作状态时,托砖板与导流管之间留有一定空间用于波纹管保温层的膨胀,金属丝网则能有效防止保温层的脱落,在高温下也能正常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三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南通三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951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