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鸡油菌液体菌种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95414.8 | 申请日: | 2012-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29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贺红早;任春光;孙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省生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顾书玲;程新敏 |
地址: | 550009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鸡油菌 液体 菌种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菌种制作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鸡油菌液体菌种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鸡油菌(Cantharelles cibarius Fr.)是世界著名的食用菌之一,子实体肉质,喇叭形,杏黄色至蛋黄色,菌肉蛋黄色,香气浓郁,具有杏仁味,质嫩而细腻,鲜美,又名鸡蛋黄、杏菌。菌盖直径3~9cm,最初扁平后下凹,边缘波状,常裂开内卷。菌柄内实,光滑,长2~6cm,直径0.5~1.8cm。鸡油菌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C、蛋白质、钙、磷、铁等营养成分,性味甘、寒,具有清目、利肺、益肠胃的功效。常食此菌可预防视力下降、眼炎、皮肤干燥等病。另外,据国外临床验证,鸡油菌还具有一定的抗癌活性,对癌细胞的增长和扩散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鸡油菌通过菌根菌与林木形成共生关系,并可以促进林木的生长与发育。目前,人们对其在大自然中的促生作用,如维持生态平衡、环境监测等方面比较重视。
鸡油菌作为一种外生菌根真菌,既具有重要的经济作用,也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鸡油菌子实体带有种类较多的真菌和数量庞大的细菌,由于受到菌种培养技术的制约,鸡油菌引种驯化工作一直没有得到突破性进展,存在菌种污染率高、生长周期长、工艺复杂的问题,导致其开发利用仅限于野生资源,从而使得鸡油菌资源开发利用基本上处于“自然生长、自由采集、自发贸易”的状态,每到采收季节,采菌的人们掠夺式地采集鸡油菌,严重损害了鸡油菌赖以生存、生长的自然环境,鸡油菌产量逐年减少,在某些区域甚至面临濒危灭绝的境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鸡油菌的开发利用基本靠野生资源、现有菌种培养的污染率高、生长周期长、工艺复杂等缺陷,提供一种鸡油菌液体菌种的制备方法,工艺简便、菌种纯、污染少、周期短,该液体菌种可用于仿野生栽培鸡油菌。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鸡油菌液体菌种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培养基制备:将松针150~250g、土豆150~250g切成小块,加1000ml水煮沸20~40min,滤去松针和土豆残渣,滤液中加入氯化钙0.05~0.15g、氯化铵0.45~0.55g、硫酸镁0.25~0.35g、磷酸二氢钾0.8~1.2g、氯化铁0.008~0.012g、葡萄糖0.45~0.55g、维生素B1 0.045~0.055mg、蛋白胨4~6g、牛肉膏8~12g和尿素15~25g,定容至1000ml,在0.1~0.15、118~125℃下用高压蒸气灭菌25~35min,置于25~35℃培养箱培养,无菌生长的培养基留存备用;
(2)接种:取鸡油菌菌盖与菌柄相接处的鸡油菌组织接种入步骤(1)所制备的培养基中;
(3)菌种培养:接种后的培养基在26~30℃、100~120r/min的条件下摇床培养7~10d,即得鸡油菌液体菌种。
优选的,所述培养基制备为:将松针200g、土豆200g切成小块,加1000ml水煮沸30min,滤去松针和土豆残渣,滤液中加入氯化钙0.1g、氯化铵0.5g、硫酸镁0.3g、磷酸二氢钾1g、氯化铁0.01g、葡萄糖0.5g、维生素B1 0.05mg、蛋白胨5g、牛肉膏10g和尿素20g,定容至1000ml,在0.103Mpa、121℃下用高压蒸气灭菌30min,置于30℃培养箱培养24h,无菌生长的培养基留存备用。
进一步的,前述鸡油菌液体菌种的制备方法中,在培养基制备时,在定容至1000ml前,加入麦粒8~12g,优选加入10g麦粒。在摇床培养过程中,菌丝附着生长在麦粒周围,可以缩短培养时间。
优选的,前述方法中所述菌种培养为:接种后的培养基在28℃、110r/min的条件下摇床培养7~10d,即得鸡油菌液体菌种。
与现有技术相比,将鸡油菌组织接种于独特的培养基中摇床培养,所得液体菌种中鸡油菌菌丝体的干重达183.8mg/200ml,比普通方法(145.2 mg/200ml)处理的重38.6mg/200ml,本发明方法工艺简便、污染少、菌种纯、操作简单、培养周期短(培养周期只有7~10天),将所得液体菌种接种于栽培袋,然后仿野生栽培来生产鸡油菌,接种后菌丝体的萌发率为80.3%,比普通方法(56.5%)高23.8%,可以实现规模化、产业化生产,另外还可以在培养基中加入麦粒,在摇床培养过程中,菌丝附着生长在麦粒周围,从而可进一步有效缩短培养时间。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生物研究所,未经贵州省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954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