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屏幕解锁方法、触摸屏和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96142.3 | 申请日: | 2012-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925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王杰;毕芳;张俊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汉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88 | 分类号: | G06F3/0488;G06F21/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宋焰琴 |
地址: | 100193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屏幕 解锁 方法 触摸屏 电子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技术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识别手写体信息的屏幕解锁方法、触摸屏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都使用触摸屏作为输入操作的屏幕。而为防止电子设备在未使用时触摸屏被触碰发生误操作,或者是为了保证电子设备中信息的私密性,现有的电子设备均具有锁屏和解锁功能。
目前常见的触摸屏解锁方式主要包括以下一些类型:1)沿固定的显示路径即滑动条滑动触摸屏上的解锁图案实现解锁,只要是沿滑动条滑动达到一定比例即可实现解锁,在该方案中滑动条的设置,限制了解锁图案滑动的范围,用户只能沿该滑动条滑动才能解锁,设置僵化,其次,用户将电子设备装入口袋、背包,随身携带的过程中,若不慎触碰到解锁图案,极有可能在触碰过程中,解锁图案沿滑动条开始滑动导致解锁,因而,这种滑动解锁的方式不仅容易产生误操作,而且任何人都很容易解锁屏幕,电子设备中的信息不能保证安全;2)基于1)中滑动解锁的理念衍生出的其他各种滑动解锁的具体方案,如移动棋子解锁、分割显示屏上显示的图案解锁,这些解锁方法同样存在滑动解锁易于误操作且不能保证电子设备信息安全性的缺陷;3)通过点击的位置和次数解屏,这种方法使用起来繁琐、不够人性化,虽然可靠性比前两种方案要高一些,但由于在屏幕上显示了解锁提示,同样有可能被人按照解锁提示对屏幕进行解锁,仍然存在安全隐患。
一些触摸屏解锁的详细方案可见于一些专利文献,例如,在授权公开号为CN101371258B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滑动解锁的方案,该方案是在屏幕上显示解锁图像,由用户将解锁图像移动到预定位置或沿着预定路径移动解锁图像,实现屏幕的解锁。在该方案中,解锁图像必须显示在屏幕上方能解屏。任何人只要根据解锁提示都可以实现解屏。
又例如,在公开号为US2011/0041102A1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根据触摸手势解锁或进入相应应用界面的方案,该方案需要在触摸屏上显示解锁或进入相应应用界面的提示。使用者可以事先注册若干个手势,并建立手势与解锁、相应功能界面的关联,由此,用户根据解锁提示很方便的输入手势通过识别该手势解屏或打开功能界面。该方案需要在屏幕上显示解锁提示,任何人都可以根据解锁提示解屏。
可见,现有技术的这些触摸屏解锁方案在使用过程中,要么存在容易发生误操作的缺陷,要么存在使用繁琐的缺陷,但存在的一个共同的缺陷是,由于屏幕上都会显示解锁提示信息,用户根据该解锁提示输入相应的解锁答案就可以解锁,这难以保证信息的安全性。
在这个越来越注重个人私密信息的年代,用户一旦失去对自己拥有的手持设备的控制,就无法防止他人根据屏幕上的解锁提示解屏,进而了解到手持设备中用户的一些私密信息,尤其是对于高端商务人士,随身携带的手持设备中存储的信息,往往是一些商业机密,一旦泄露,将会造成无法挽回的不良影响,或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因此,根据现有技术中触摸屏解锁方案普遍存在的信息安全问题,有必要提出一种能保证电子设备的信息安全性,同时不容易发生误操作、操作方便且人性化的触摸屏解锁方式。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触摸屏解锁方式存在的诸多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屏幕解锁方法、触摸屏和电子设备,通过用户在电子设备中根据实际需求设置不同的密级,不仅能够保证电子设备信息的高私密性,也能够保证屏幕解锁的操作便捷性、人性化等优点,从而可满足不同的用户需求。
本发明的屏幕解锁方法包括:设置至少两种屏幕解锁密级,在不同的密级下,需要输入相应的屏幕解锁信息,而且在不同的密级解锁后电子设备中能够使用的应用程序功能也不同;启用其中一种屏幕解锁密级;检测在触摸屏任意位置输入的用于解锁的输入信息;调用识别引擎,对该输入信息进行识别以获得识别结果;将识别结果与预设结果进行比对,若比对一致,将该触摸屏的显示界面置于解锁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汉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汉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961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的防潮玻纤布
- 下一篇:大型圆柱型工件的输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