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拉线滑动式信号触通的方法及其构成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97439.1 | 申请日: | 2012-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232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叶春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春林 |
主分类号: | H01H15/00 | 分类号: | H01H15/00;H01H15/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2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拉线 滑动 信号 方法 及其 构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用性器件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获取各种机构器件动作信号的拉线滑动式信号触通的方法及其构成。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获取各种机构器件动作信号的方式很多,但一般都没有通用性;特别是要从已经在应用中的机构上获取器件的动作信号,且其空间位置是有所限制,使用上又有可靠和耐用的要求时,符合条件的产品确是不好找,它容易成为比较麻烦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通用性不够,及日常的要在机构上获取器件动作信号的较为难问题,提供一种通用性强,结构简单合理又可靠耐用的拉线滑动式信号触通的方法及其构成。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拉线滑动式信号触通的方法及其构成,它由滑动件、导体件、壳体件和刚性线形件构成;所述的滑动件,为绝缘材质的以滑动形式使导体件触通的器件,它置有与刚性线形件的连接结构;所述的导体件,由错分开置设的两导电体件构成;所述的壳体件,在其内设置有滑动件、刚性线形件和导体件的定位导向结构及动作空间和固定的位置;所述的刚性线形件,用于带动滑动件的动作及与外部的连接;将刚性线形件的外部连接端,连接于欲获取动作信号的机构器件上,当所述的机构器件动作时,同步的带动了所述的滑动件在壳体件的导槽内动作,使处分离状的导体件触合而形成回路;在所述的机构器件回程时,滑动件的回位,使导体件恢复原状处于断开。
其中,所述的滑动件,作用是通过它的动作使两导体件触通,形状上可以自由选择;它可以是平移滑动形式的触通,利于机构器件动作行程稍大的场合;也可以根据需要采用垂直滑动触通的形式。
其中,所述的导体件,它可以取用弹性的材质和器件,也可以采用导体件以结构性实现的形式。
其中,所述的壳体件,它可以是对合式的塑胶注射成形件,也可以是其它材质和工艺构成的器件;在装配上可以是预成形的卡扣组合形成,也可以是对合加螺钉的,以及仅用定位和螺钉或胶粘的形式。
其中,所述的刚性线形件,它可以是刚性的,也可以是柔性的;通常情况是滑动件考虑与机构器件随动复位的,选择刚性的较方便,如果复位动作另有处理时,可以选择柔性的线形件。
其中,所述的刚性线形件与滑动件和机构器件的连接,可以采用压线紧固式的连接、套入卡牢的或者是挂钩式的连接,也可以选取加用连接件形式的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刚性线形件,它与锥形滑动件是以卡入套牢的形式连接时,其端部由成型机螺旋成一端头,可用其形成的弹性消除连接中留有的间隙。
作为优选,在所述的线形件连接机构器件端的壳体件外的部位上可以增加设置弹簧,使在滑动触通后至壳体件内的限位时壳体件能因其而随动,它可以解决机构器件的动作行程大于滑动件在壳体件内有效可动余地的状况;利于壳体件的小型化设计;也可以将所述此弹簧的功能,以支架或外加壳体的形式设置,便于整体式的应用。
作为优选,在所述的滑动件上,或是在其周边的位置及壳体件上,可以增加设置用于滑动件动作后的弹力或是结构性的复位机构;能用其消除各器件连接中如有形成的间隙,增强滑动件复位的可靠性;便于将所述的线形件设计为柔性的。
作为优选,在所述的滑动件的两端及壳体件的两端,可以单端或同时的增设弹簧结构,使其能够兼顾滑动件在壳体件内的行程不足和可靠复位,利于更好的扩大适用范围。
作为优选,所述的导体件,在选用弹性材料的折弯及成形后固定应用的同时,也可以在其旁边加设辅助性的复位结构。
本发明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具有合理简单又可靠耐用的特性,可以小型化的灵活设计各器件,能够切实有效的适用于多种场合,通用性强并易于施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随动触通和断开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带有自复位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增强可靠性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有多重增强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滑动件,2、导体件,3、导体件、4、壳体件,5、刚性线形件,6、弹簧,7、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春林,未经叶春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974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分子果胶的生产工艺
- 下一篇:一种通过渲染方式生成QR码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