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导开关元件及其阵列、显示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97871.0 | 申请日: | 2012-04-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363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山内泰介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F1/135 | 分类号: | G02F1/135;G02F1/1343;G03B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金世煜;苗堃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关 元件 及其 阵列 显示装置 以及 图像 形成 装置 | ||
1.一种光导开关元件,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1电极,
与所述第1电极相对地配置的第2电极,和
配置于所述第1电极与所述第2电极之间的通过接受光而现出导电性的光导层;
其中,所述光导层具备:
接受光时生成电荷的第1电荷生成层和第2电荷生成层,以及
与所述第1电荷生成层和所述第2电荷生成层连接、且使在所述第1电荷生成层和所述第2电荷生成层中各自生成的所述电荷能够移动的电荷输送层,
并且,所述第1电荷生成层和所述第2电荷生成层配置在沿着与所述电荷输送层的厚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为不同位置且所述电荷输送层的厚度方向的不同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导开关元件,其中,所述第1电荷生成层偏设于所述第1电极侧,所述第2电荷生成层偏设于所述第2电极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导开关元件,其中,所述第1电荷生成层与所述第1电极连接、或所述第2电荷生成层与所述第2电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光导开关元件,其中,在所述第1电极与所述第2电极之间施加电压时,电流为以所述第1电极、所述第1电荷生成层、所述电荷输送层以及所述第2电极的顺序流动的第1状态,和以所述第2电极、所述第2电荷生成层、所述电荷输送层以及所述第1电极的顺序流动的第2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导开关元件,其中,所述第1电荷生成层和所述第2电荷生成层,在从所述电荷输送层的厚度方向的俯视图中,各自的面积小于所述俯视图中的该电荷输送层的面积。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导开关元件,其中,所述电荷输送层为,配置有该所述第1电荷生成层的部分的厚度比所述第1电荷生成层的厚度厚,配置有所述第2电荷生成层的部分的厚度比所述第2电荷生成层的厚度厚。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导开关元件,其中,所述第1电荷生成层和所述第2电荷生成层在所述俯视图中相互分离地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导开关元件,其中,所述第1电极和所述第2电极中的至少一方电极在所述俯视图中的形状呈四边形,
所述第1电荷生成层和所述第2电荷生成层在所述俯视图中被配置于所述四边形的对角线上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导开关元件,其中,所述第1电荷生成层和所述第2电荷生成层中的至少一方埋设于所述电荷输送层。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导开关元件,其中,所述第1电极和所述第2电极各自具有透光性。
11.一种光导开关元件阵列,其特征在于,具备多个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导开关元件,
所述多个光导开关元件在其面内方向以矩阵状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导开关元件阵列,其中,所述第1电极和所述第2电极中的至少一方电极彼此连结或一体地形成。
13.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权利要求11或12中所述的光导开关元件阵列,和
配置于所述光导开关元件阵列中所含有的所述光导开关元件的所述第1电极侧或所述第2电极侧的液晶层。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液晶层可成为透过光的透光状态和扩散光的光扩散状态。
15.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显示装置,和
通过对所述显示装置照射光来描绘图像的投影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未经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9787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向互配无中板正交连接器
- 下一篇:一种轨道式接线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