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六星黑点豹蠹蛾人工饲养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99977.4 | 申请日: | 2012-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991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刘强;汪敏捷;雷玲;李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杰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2207 | 代理人: | 朱红星 |
地址: | 300387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黑点 豹蠹蛾 人工 饲养 方法 | ||
本发明是在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基金号:09JCYBJC14500)、天津师范大学博士基金(基金号:52XB1003)的资助下进行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保护技术领域,涉及林业有害生物蛀干害虫六星黑点豹蠹蛾的防治和研究,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六星黑点豹蠹蛾人工饲养的方法。
背景技术
六星黑豹点蠹蛾(Zeuzera leuconotum Butler)又称刺槐豹蠹蛾、金银花六星黑点豹蠹蛾、核桃豹蠹蛾、白背斑蠹蛾、白背蠹蛾、豹蠹蛾等。隶属于鳞翅目(Lepidoptera)、木蠹蛾总科(Cossidea)、木蠹蛾科(Cossidae)、豹蠹蛾亚科(Zeuzerinae)、豹蠹蛾属。已知寄主有国槐、洋槐、刺槐、紫穗槐、白蜡、法桐、柳、杨、榆、松、枣、柿、梨、核桃、薄壳山核桃、黄杨、乌桕、枫、、悬铃木、椿树、金银木、紫叶小蘗、桃、樱桃、石榴、山楂、海棠、板栗、檀树、梨、苹果、栎、槭、桦、檫木、杜仲、木荆、蓖麻、棉花、茶叶等约50多种。该害虫以幼虫蛀食寄主植物的枝梢,造成枝梢干枯断折,树冠上形成大量枯枝落叶,严重者导致整株树木死亡, 被害寄主死亡率在 5%以上,经济树种造成的损失严重,对园林绿化林木造成极大危害。据文献记载该种国内分布于天津、山东、山西、陕西、北京、河北、河南、甘肃、江苏、上海、浙江、安徽、江西、湖南、湖北、福建、广东、广西、云南等地;国外分布于日本,朝鲜。
天津在2004年全市林业有害生物普查中首次在东丽区发现, 据调查当年危害面积仅有300 hm2, 到 2007 年危害面积已达 3 000 多 hm2, 传播扩散速度非常快, 目前主要危害行道树、园林绿化花灌木和部分经济林。被列为天津市重点林业有害生物。
近年来我们对六星黑点豹蠹蛾的各虫态形态特征、生活史、对寄主的选择性和危害、生物防治技术等的研究;并且首次从六星黑点豹蠹蛾体上分离得到虫生真菌交织顶孢霉菌株,开展了虫生真菌交织顶孢霉菌种培养方法、虫生真菌交织顶孢霉虫体接种技术、虫生真菌交织顶孢霉虫体栽培技术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发表了“六星黑点豹蠹蛾幼虫转移寄主时的选择行为”、“不同温度下交织顶孢霉对六星黑点豹蠹蛾幼虫的致病力研究”、“温度对交织顶孢霉孢子萌发及对六星黑点豹蠹蛾致病力的影响”等论文。
交织顶孢霉[ Acremonium implicatum ( Miller et al) Gams ] RCEF0260 菌株, 是极具药用价值的菌株, 现已被开发成一种保健食品。交织顶孢霉菌丝体中也含有丰富的多糖和氨基酸, 同时还含有核苷类、维生素类、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如Zn、Fe、Ca 等) 以及不饱和脂肪酸等成分。该菌丝体免疫调节作用显著, 具有明显的细胞免疫、体液免疫作用和提高单核- 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 能促进疲劳恢复, 另外还有与其他虫草菌株相似的药理作用。在毒理学安全性评价方面, 交织顶孢霉被证实安全无毒。1997 年以来, 实际服用人群的反馈信息表明交织顶孢霉对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肾炎及肿瘤患者的辅助治疗等方面有一定作用。在固体培养和液体培养的工艺条件和不同的液体培养条件下菌丝体形态特征变化及多样性、菌丝体及胞外多糖的产量保肝活性物质等方面均有报道。但是,他们的菌丝是用培养基培养的。根据多年来人们对虫生真菌的研究结果来看,天然的和人工栽培在虫体上虫草要远比通过培养基培养菌株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要大很多倍。我们的研究与他人工作有2个重要的区别:(1)所用的交织顶孢霉菌株是我们自己从鳞翅目昆虫六星黑点豹蠹蛾僵虫提上分离得到的。(2)以六星黑点豹蠹蛾作为交织顶孢霉的寄主进行人工栽培,最终要获得的是带有寄主的虫生交织顶孢霉。而不同于人工培养基培养的交织顶孢霉菌丝。相当于获得的是虫草,而非虫草菌丝。
所以掌握六星黑点豹蠹蛾人工饲养技术,无论从六星黑点豹蠹蛾的防治还是对交织顶孢霉虫草的开发利用都满足对六星黑点豹蠹蛾的需要。因为自然界六星黑点豹蠹蛾其生活周期长, 不能随时获取实验所需虫态, 实验费时费力;也不可能获得大量的幼虫供交织顶孢霉虫草的开发利用。本专利人工系统饲养六星黑点豹蠹蛾技术,不受季节和寄主因子的限制,能终年为科学研究提供试验用六星黑点豹蠹蛾。又能为虫生交织顶孢霉的开发利用提供大量的虫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六星黑点豹蠹蛾人工饲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的步骤进行:
(1)最初虫源:
采自野外寄主植物枝条中的六星黑点豹蠹蛾幼虫作为最初虫源;选用直径8-10cm,高1.5-2cm的配套培养皿饲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师范大学,未经天津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9997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