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基无卤阻燃纸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00321.X | 申请日: | 2012-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91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郭玉花;黄震;滕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商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D21H21/34 | 分类号: | D21H21/34;D21H21/1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肖莉丽 |
地址: | 300134***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基无卤 阻燃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基无卤阻燃纸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跃发展,纸材料应用领域不断拓宽,市场对纸的品种和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许多情况下要求纸张具有阻燃性,比如防火衬垫纸板、家居墙面的装饰纸制品、需要阻燃的物品包装等等。具备阻燃性能的纸遇火燃烧时,纸中的阻燃剂能最大限度地抑制燃烧。
我国阻燃纸研究与国外相比,起步比较晚。目前我国生产的阻燃纸主要存在下述不足:
1、阻燃剂添加量大、返卤、吸潮等现象。
2、使用有毒阻燃剂,如溴、磷酸酯等阻燃剂,不利于环保甚至危害健康。
3、阻燃剂不够稳定,在光照、热等的作用下,会发生反应,从而降低了阻燃效果。
阻燃纸的生产工艺一般有浸渍法、涂布法、内添法和喷雾法。其中,涂布法适用于不溶或难溶的阻燃剂。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在纸的表面上阻燃剂比较集中,对纸的物理性能影响较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无毒无污染,燃烧产物对环境不造成影响,阻燃性能好的水基无卤阻燃纸。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水基无卤阻燃纸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水基无卤阻燃纸,其特征在于,在原纸表面涂覆有阻燃层,所述阻燃层由阻燃液烘干得到,所述阻燃液由阻燃剂、胶液、消泡剂组成,所述阻燃剂为氢氧化镁、氢氧化铝、三氧化二锑、微米级或纳米级水滑石中的两种复配成复合阻燃剂或者采用三氧化二锑作为阻燃剂,所述胶液由聚乙烯醇和羧甲基纤维素混合而成,所述胶液中,聚乙烯醇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3%,羧甲基纤维素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所述阻燃液中阻燃剂占胶液重量的15%,所述阻燃剂的单面纸涂布量为16-30g/m2,所述消泡剂为聚乙烯醇和羧甲基纤维素总量的重量百分数的0.1%。
所述消泡剂为有机极性化合物消泡剂。
一种水基无卤阻燃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1)将水溶性聚乙烯醇与水于90℃混合,搅拌30分钟,得到质量百分比浓度为3%的聚乙烯醇溶液,再加入羧甲基纤维素,使得羧甲基纤维素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继续搅拌直至完全溶解,所得混合溶液作为胶液;
(2)将阻燃剂加入到步骤(1)制备的胶液中,添加相对于聚乙烯醇和羧甲基纤维素总量的重量百分数为0.1%的消泡剂,搅拌均匀,得到阻燃液,阻燃液中阻燃剂占胶液重量的15%;采用氢氧化镁、氢氧化铝、三氧化二锑、微米级或者纳米级水滑石中的两种复配成复合阻燃剂或者采用三氧化二锑作为阻燃剂;
(3)将步骤(2)制备的阻燃液在涂布机上涂布于原纸上,再经机上90℃烘干处理,得到阻燃纸。
阻燃剂单面纸涂布量为16-30g/m2。
所述消泡剂为有机极性化合物消泡剂,可以采用磷酸三丁酯、磷酸三辛酯或者二乙基己醇。
复合阻燃剂中,氢氧化镁或氢氧化铝与三氧化二锑的重量比为2∶1或1∶2,三氧化二锑与水滑石的重量比为1∶1。
本发明具有下述技术效果:
1、本发明的水基无卤阻燃纸,以水基聚乙烯醇和羧甲基纤维素混合液作为胶液,添加无卤的无机阻燃剂,无毒环保,燃烧产物对环境不造成影响。
2、本发明的水基无卤阻燃纸通过将阻燃剂分散在聚乙烯醇和羧甲基纤维素复合胶液中并涂布在纸张两面,然后烘干处理,解决了纸张易燃的缺点,技术指标达到纸样续燃时间为0s,平均灼燃时间≤23s,平均碳化长度≤26mm,具有优异的阻燃性能。
3、本发明的水基无卤阻燃纸采用涂布工艺,可直接加入到传统抄纸工艺中。该阻燃纸可广泛用于作为防火衬垫纸、阻燃壁纸、阻燃包装纸等领域。
4、本发明的水基无卤阻燃纸通过使用聚乙烯醇和羧甲基纤维素混合溶液作为胶液,可以使阻燃剂均匀分散在纸张的表层,并部分分散在纸张近表层的空隙中,从而在纸张表面形成有效的阻燃膜,复配的阻燃剂具有协同效应,从而降低了阻燃剂用量。阻燃剂单面纸涂布量16-30g/m2之间,用量少。
5、本发明使用无卤的耐光照、耐热无机阻燃剂,有效提高了阻燃纸的光稳定性和热稳定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商业大学,未经天津商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0032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