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组合扭网壳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00738.6 | 申请日: | 2012-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351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周观根;严永忠;金晖;严伟忠;俞春杰;高泽权;黄君望;钱伟江;林燕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东南网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1/342 | 分类号: | E04B1/342;E04B7/10;E04B1/35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俞润体 |
地址: | 311209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 扭网壳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扭网壳,尤其涉及一种组合扭网壳及其施工方法,属于钢结构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的预应力组合扭网壳的施工常用方法有:(1)高空散装法;(2)分块安装法;(3)整体提升法;(4)整体顶升法。在张拉的过程中支撑会产生弯曲变形,当网壳在预应力作用下“隆起”时,至于在网壳中央部分出现变形的支撑,预应力张拉过程中产生了回弹,当回弹量大于网壳向上的位移时,很可能导致部分杆件失稳。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而且由多个曲面型网格组合而成的空间结构,适应空间结构大跨度、轻型、受力合理、简洁的组合扭网壳及其施工方法。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一种组合扭网壳,包括1个三向双层平板网架、6块单轴对称的双层扭曲壳和6条三角形采光带,所述的6块单轴对称的双层扭曲壳围绕1个三向双层平板网架进行固定分布,双层扭曲壳与平板网架间设有三角形采光带,所述的双层扭曲壳间通过扇形钢板箱节点相连接固定,所述的扇形钢板箱节点包括支撑柱,所述的支撑柱的上部设有十字加板,所述的十字加板的顶部设有支座球,所述的支座球的顶部中心位设有两根底部相交的上腹杆,所述的支座球的侧壁分别设有斜腹杆和下弦杆,所述的支座球上设有二组透孔,每组透孔有4个,所述的一组透孔形成以支座球球心为中心的正方形,另一组透孔围绕支座球球心旋转45度形成正方形,二组透孔在同一平面上的透孔孔中心到支座球球心的距离等距,所述的扇形钢板箱节点间通过预应力索相索紧,所述的支座球上分别设有灌浆孔和出气孔。
在组合扭网壳的支座球增加预应力索,使该结构体系对支座球的作用相互抵消,使结构成为自平衡体系,在充分发挥组合扭网壳结构受力优势的同时能充分利用索材的高强抗拉性,调整体系的内力分布,降低内力幅度值,从而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预应力组合扭网壳其索杆体系主要作用在支座球处,索在支座球处的连接布置,为保证多索合力均作用在球中心且不相碰,两两邻交叉索的布置均为正方形,另一组索围绕中心旋转45°,既保证了合力中心,又不相碰撞。这样的布置使结构受力更加合理,体系更加简洁、造型更加美观。无论从结构的外形还是节约钢材上说。
作为优选,所述的上腹杆与支座球通过腹杆座相固定,二根上腹杆呈水平线分布,二根上腹杆之间的夹角为8.8度;所述的斜腹杆和下弦杆通过扇形钢板箱体与支座球相固定,所述的斜腹杆和下弦杆间的夹角为35度。
二根上腹杆呈水平线分布,是指在同一方向上,只能看到一根上腹杆的侧面。
作为优选,所述的斜腹杆与上腹杆之间的夹角为46.8度。
作为优选,所述的三角形采光带的夹角为10度。
作为优选,所述的支撑柱与十字加板间设有橡胶支座。
一种组合扭网壳的施工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1)、双层扭曲壳的支撑搭设:
根据图纸要求拉好定位线铺放,放横向扫地杆至自控制线起依次向两边竖立底立杆,底立杆底端与横扫地杆扣接固定后,装设纵向扫地杆并与底立杆固定,固定底立杆端前,应吊线确保底立杆垂直,每边立起4根底立杆后,随即装设第一步纵向水平杆与底立杆扣接固定;校核底立杆和纵向水平杆使其符合要求后,按40~65N·m力矩拧紧扣件螺栓,形成扣件的起始段,按上述要求依次向前延伸搭设,直至第一步架全部完成;第一步全部完成后,再全面检查一遍构件质量和地基情况,严格确保设计要求和构架质量,再按第一步搭设要求和作业程序搭设另外相同的步骤,随搭设进程及时装设剪刀撑、装设作业层间加强水平杆、铺设脚手板、装设作业层栏杆和档脚板;
(2)、扭网壳预应力索的张拉方法:
6块双层扭曲壳张拉时同步进行张拉,每块双层扭曲壳设有4根拉索;
(3)、放索:
运用转盘放索,采用移动平车法把索由一个支座向相邻支座逐渐放开,使索保持直线状运移至安装胎架上并平躺;
(4)、安装预应力索
将索穿过支座球后夹住,并在支座球边各设置一台双作用的张拉机,张拉分1、2、3、4四批进行张拉,张拉力分4次进行;
第一阶段,对1、2、3、4号索两端同步依次张拉到25%;
第二阶段,对1、2、3、4号索两端同步依次张拉到50%;
第三阶段,对1、2、3、4号索两端同步依次张拉到75%;
第四阶段,对1、2、3、4号索两端同步依次张拉到1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东南网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东南网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007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产包膜控释肥的转鼓包膜机
- 下一篇:一种发酵翻拌设备通风增氧供气风机系统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E04B 一般建筑物构造;墙,例如,间壁墙;屋顶;楼板;顶棚;建筑物的隔绝或其他防护
E04B1-00 一般构造;不限于墙,例如,间壁墙,或楼板或顶棚或屋顶中任何一种结构
E04B1-02 .主要由承重的块状或板状构件构成的结构
E04B1-16 .堆料结构,例如混凝土在现场以浇制或类似方法成型的结构,同时利用或不利用附加构件,例如,永久性结构、由承重材料覆盖的基础
E04B1-18 .包含长形承重部件的结构,例如,包含柱,大梁,骨架
E04B1-32 .拱形结构;穹窿顶的结构;折板结构
E04B1-34 .特种结构,例如,用由桅杆结构或封闭的电梯井或楼梯间等塔式结构支承的悬吊或悬臂杆件;与弹性稳定性有关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