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干果蔬中啶虫脒检测的前处理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00881.5 | 申请日: | 2012-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212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邱彬;郭隆华;林振宇;陈国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0/06 | 分类号: | G01N30/06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干果 蔬中啶虫脒 检测 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析化学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干果蔬中啶虫脒检测的前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啶虫脒(Acetamiprid)属硝基亚甲基杂环类化合物,是一种新型杀虫剂,于1996年由日本曹达株式会社开发并商品化,是继吡虫啉、烯啶虫胺之后的第三个新烟碱类杀虫剂。作用于昆虫神经系统突触部位的烟碱乙酰胆碱受体,干扰昆虫神经系统的刺激传导,引起神经系统通路阻塞,造成神经递质乙酰胆碱在突触部位的积累,从而导致昆虫麻痹,最终死亡。另外,啶虫脒对害虫天敌杀伤力小、对鱼毒性较低、对蜜蜂影响小。因此被广泛用于水果、蔬菜以及茶叶上的半翅目、鞘翅目及鳞翅目害虫的防治。
有研究报道指出,啶虫脒低浓度下会影响蜜蜂对刺激的灵敏度以及损伤蜜蜂的长期记忆。另外,体外实验中啶虫脒显示出了对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基因毒性以及细胞毒性,表明了啶虫脒会诱发DNA 损伤。因而近年来世界各国纷纷发布了家产品中啶虫脒的限量标准。2010年3月16日,美国环保署公布杀虫剂啶虫脒限量最终法规,该最终法规规定以下作物表啶虫脒的残留许可限量:小型水果、藤攀植物、亚组13–07F:0.35ppm;干茶叶:50.0ppm。苜蓿草料、苜蓿干草的区域注册许可限量分别是:0.10ppm、0.01ppm;2011年12月16日,加拿大卫生部虫害防治管理局将瓜类果蔬中啶虫脒的限量标准提高到了0.5ppm;欧盟此前对啶虫脒的残留许可限量为0.01mg/Kg,近期对部分商品中啶虫脒的限量有所放宽,但还是在必须检测的列表当中。
鉴于上述原因,有必要研究掌握啶虫脒的有效检测方法,达到有效监控其在环境中残留,减少对于益虫及人类危害的目的。现阶段对于啶虫脒的检测方法多样,但都包含了样品前处理过程。前处理方法多为使用有机溶剂萃取,之后使用层析柱或者具有吸附性填料的柱子进行清洗。此类前处理技术的关键缺点是提取效率低、处理过程耗时较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干果蔬中啶虫脒检测的前处理方法,经该方法处理后的待测样品能够直接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进行检测。该前处理方法与现有国标方法相比,具有操作简单有效、成本低、重现性好等优点,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干果蔬中啶虫脒检测的前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称取1.00 g(精确至0.01 g)样品于50 mL离心管中;
(2)往上述离心管中加入二次蒸馏水10毫升,浸泡5分钟后,再加入乙腈20毫升,匀质30秒;
(3)加入5克氯化钠,均质20秒;
(4)离心管加盖振荡1-2分钟,再于3500-4000转/分钟下离心5分钟;
(5)准确吸取上清液8.0毫升于鸡心瓶中,40℃下减压旋转蒸发至干;
(6)用2 mL乙腈溶液和2 mL正己烷,涡旋洗脱;所述的乙腈溶液中乙腈与水的体积比为1:9;
(7)洗脱液于10000-15000转/分钟高速离心5分钟,静置分层,取下层清液用0.25μm微孔滤膜过滤,所得滤液即为待测液。
本发明的显著优点在于:
(1)目前报导的大部分啶虫脒提取方法是针对新鲜果蔬设计,而本方法是针对干果蔬中啶虫脒的一种提取方法;
(2)目前报导的大部分提取方法均需色谱柱层析方法将样品中的啶虫脒与基质分离,而本方法采用离心分离的方法同样可以将啶虫脒从基质中分离出来,从而简化了分离步骤,节省了分析时间;
(3)国标方法需要用乙酸-乙腈混合溶液来提取啶虫脒,而在本发明中我们直接用乙腈提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的干果蔬中啶虫脒检测的前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0088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