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单组份阻燃型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00989.4 | 申请日: | 2012-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602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阚新宇;徐古月;徐文俊;王栋葆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天辰硅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171/02 | 分类号: | C09J171/02;C09J11/04;C09J11/06 |
代理公司: | 上海海颂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8 | 代理人: | 季萍 |
地址: | 21221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组份 阻燃 硅烷 改性 密封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单组份阻燃型硅烷改性聚醚密封剂。该密封剂主要用于电子电气、汽车、机械、航空航天、建筑房屋等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建筑的大型化、高层话,地下化、多样化和长寿化的发展,对建筑用密封胶的性能、质量都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别是建筑行业的对防火级别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对其所使用的建筑密封胶的阻燃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被广泛应用于建筑行业的聚硫密封胶、有机硅酮密封胶和聚氨酯密封胶都存在一些缺点,如聚硫密封胶由于其低温固化速度慢、易老化变硬、缺乏耐久性,而且带有强烈刺激性的臭味;聚氨酯密封胶强度高、抗撕裂、耐穿刺、耐油耐介质侵蚀,但其端NCO基对湿气十分敏感,容易影响体系的贮存稳定性;硅酮密封胶易污染邻近部位,且表面涂饰性差等。因此研究具有优异阻燃性能、低污染、固化速度好的密封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阻燃型,快速固化,强度高,高耐候的单组份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胶及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单组份阻燃型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胶,所述原料组分为:MS-polymer、增塑剂、增量填料、触变剂、着色剂、紫外线吸收剂、紫外线稳定剂、补强填料、交联剂羟基清除剂、偶联剂和催化剂;其中还加有阻燃剂,所述的阻燃剂是由阻燃填料和铂络合物复配组成,所述的阻燃填料是阻燃石墨、氢氧化铝、氢氧化镁、碱式碳酸锌、碳酸镁、炭黑中的一种或任意几种的任意比混合物,阻燃填料的粒径控制在0.01至10μm;所述的铂络合物为氯铂酸和二乙烯四甲基二硅氧烷反应形成(Heraeus Karstedtd 322)。
所述的原料组分以重量份计如下:
所述MS-polymer是端基为可水解硅烷基的聚氧化丙烯醚,所述可水解硅烷基是三甲氧基硅烷基或二甲氧基甲硅烷基,基本结构为:
所述增塑剂是白油、硅油、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烷基磺酸酯或粘度为10~500厘斯的聚醚中的一种。
所述增量填料是滑石粉、硅微粉、粒径为40~70nm的纳米碳酸钙中的一种;所述补强填料是气相法或沉淀法二氧化硅。
所述触变剂是有机膨润土、氢化蓖麻油、聚酰胺触变剂、比表面积大于100m2/g的气相法白炭黑的一种;所述着色剂是二氧化钛、氧化锌、氧化铁红中的一种。所述紫外线吸收剂是邻羟基苯甲酸苯酯、UV-O、UV-P、UV-9、UV-531、UVP-327、HPT、744、2,4,6-三(2’正丁氧基苯基)-1,3,5-三嗪中的一种;所述紫外线稳定剂是受阻胺复配光稳定剂(Tinuvin 770、ciba944)。
所述交联剂是甲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丁基三甲氧基硅烷、苯基三甲氧基硅烷、辛基三甲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羟基清除剂是氯硅烷、烷氧基硅烷、硅氮烷、六甲基二硅氮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所述偶联剂是二氨基/烷基官能团硅氧烷共聚齐聚物或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所述催化剂是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二醋酸二丁基锡、辛酸锡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单组份阻燃型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胶的制备方法,按下述步骤依次进行:在室温下向真空捏合机中顺序加入MS-polymer、增塑剂、紫外光吸收剂和稳定剂后,在真空保护下共混10~15分钟;再加入增量填料、补强填料、阻燃填料、触变剂及着色剂,在真空保护下混合10~15分钟;将温度升至150℃,真空共混1~2hr,冷却至50℃以下,转移到双轴行星搅拌釜,顺序加入铂络合物、交联剂、羟基清除剂、硅烷偶联剂,各步真空搅拌15分钟;最后加入催化剂,真空搅拌30分钟,得到具有阻燃性的单组份密封胶。
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单组份阻燃型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胶具有阻燃效果好,快速固化,强度高,高耐候性的优点。
且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胶还具有粘结材料广泛,表面可涂饰、抗形变能力强、环保、固化无气泡等优异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天辰硅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天辰硅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0098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