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异构网络中基于传输控制协议的并发数据分流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01167.8 | 申请日: | 2012-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955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盛敏;王卫华;马骁;李建东;史琰;张琰;李红艳;张馨倩;杨稀丹;侯高鹏;郑瑞康;李轩;席伟力;刘磊;杨旭;王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28/10 | 分类号: | H04W28/10 |
代理公司: | 陕西电子工业专利中心 61205 | 代理人: | 王品华;朱红星 |
地址: | 71007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网络 基于 传输 控制 协议 并发 数据 分流 方法 | ||
1.一种异构网络中基于传输控制协议的并发数据分流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定义K个异构网络在服务器之前汇聚点所在的网络实体为分流网元,该分流网元用于负责将数据分发到各个网络,K大于等于2;
(2)当终端设备向服务器请求业务时,首先从所有异构网络中随机选择一个网络,向服务器发送建立传输控制协议TCP的连接请求信息;
(3)分流网元收到建立TCP连接的请求信息之后,初始化每一个异构网络关于TCP连接的参数,该参数包括最大报文长度MSS为网络允许通过的最大报文大小、传输能力窗口W为2倍的MSS、慢启动门限T为65535字节、端到端往返时延RTT为网络时延平均值、RTT历史值影响因子α为0.125;
(4)服务器收到建立TCP连接的请求信息后,通过三次握手与终端设备建立TCP连接;
(5)在终端设备中,当一个端到端的TCP连接之后,终端设备再将业务请求数据发送给服务器;
(6)服务器收到业务请求后,对终端设备发送其请求的数据;
(7)当服务器发送的数据TCP报文到达分流网元之后,由分流网元中根据各个异构网络所处的状态,决定数据如何从各个异构网络发送到终端设备:
(7a)如果任一异构网络中的传输能力窗口W都没有超过慢启动门限T,则将每个数据包按轮询的方式发送到各个异构网络;
(7b)如果在分流网元中任一异构网络中的传输能力窗口W超过慢启动门限T,则首先通过异构网络参数传输能力窗口W和端到端往返时延RTT表征异构网络传输能力,然后计算出每个网络传输能力占所有异构网络总传输能力的比例,将数据包以该比例值大小为概率发送到各个网络;
(7c)对于每个TCP报文,在按照上述两种情况确定发送网络之后,再在每个TCP报文中通过网络号标明数据所要发送的网络;
(8)TCP报文从各个异构网络到达终端设备之后,由终端设备从TCP报文中获取所传送过来的网络号并保存;同时在终端设备中根据获取的网络号,从相应网络发送确认信息ACK到服务器;
(9)分流网元收到来自终端设备的ACK信息后,根据ACK信息来自的网络以及该来自网络所处的状态,更新该来自网络参数传输能力窗口W;
(10)服务器收到来自终端设备的ACK信息之后,根据TCP连接的拥塞控制机制发送数据到终端设备,然后重复执行步骤7到步骤10,直到服务器将终端设备请求的全部数据发送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中步骤(7b)所述的通过异构网络参数传输能力窗口W和端到端往返时延RTT表征异构网络传输能力,按如下步骤进行:
(7b1)在各个异构网络在为终端设备与服务器之间传送数据的过程中,由分流网元实时更新异构网络参数传输能力窗口W和端到端往返时延RTT;
(7b2)从分流网元中获取更新后的异构网络参数传输能力窗口和端到端往返时延
(7b3)计算传输能力窗口与端到端往返时延的比值,得到异构网络传输能力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0116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确定金属带材板形执行机构效应的方法
- 下一篇:终端注册表自动清除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