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灯具及其发光二极管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01239.9 | 申请日: | 2012-04-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633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谢明哲;谢安裕;蔡明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艾笛森光电有限公司;艾笛森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23/00;F21V9/10;F21V19/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徐金国 |
地址: | 22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灯具 及其 发光二极管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具发光二极管的发光装置,特别是有关于一种仅具红、蓝发光二极管的发光装置。
背景技术
白光发光二极管由于具有省电、低驱动电压、寿命长以及具有环保效果等优点,逐渐用于各种照明设备以及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源上,成为目前重要的发光装置之一。高演色性(colorrendering index,CRI)的白光,一直是半导体发光源所追求的目标。
目前已知的白光发光二极管的作法中,第一种是传统上有采用多种波长的发光二极管芯片,例如红、蓝、绿三色芯片配置而成的发光源,但此种发光源只能达到演色性80左右,并且已知具有混光不均匀的问题。第二种是使用单色的蓝光发光元件加上黄色荧光材料,用以产生白光。此方法所产生的白光效率相当不错,但缺点是演色性差、色彩饱和度有限,导致混光技术效率不佳,且在高电流下会呈现色度座标过度偏移的现象。第三种为紫外光光激发荧光粉的发出白光的发光二极管模式,目前紫外光应用于发光二极管的技术上仍有许多无法克服的劣化问题,因此较难以精确控制其发光效率及发光特性。具有紫外光发光二极管发光效率偏低的问题,其必须由磊晶品质中寻求改进。
故,上述已知的白光发光二极管,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具有不便与缺失存在。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灯具及其发光二极管模块,用以改善上述存在的不便与缺失,以便同时提升发光二极管模块的演色性与发光效率,进而提升整体的出光品质。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灯具及其发光二极管模块,以便有效均匀化光的混合结果,进而提供较大色温范围的白光品质。
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揭露一种发光二极管模块。此发光二极管模块包含一基板、一阵列式发光组与一单一封胶体。基板包含一正极区与一负极区。阵列式发光组包含多个并联地电性连接于该正极区与该负极区之间的发光串体。各发光串体包含N个蓝光发光二极管芯片与M个红光发光二极管芯片。这些蓝光发光二极管芯片用以发出一发光波长范围介于445~460nm之间的蓝光。这些红光发光二极管芯片用以发出一发光波长范围介于600~630nm之间的红光,且红光发光二极管芯片与蓝光发光二极管芯片相串连地设于基板上,且交错地设置在蓝光发光二极管芯片之间,其中M、N为正整数,且M>N≥1。单一封胶体完整覆盖所有发光串体,且其内均匀散布其发光波长范围介于520~570nm之间的多个荧光粉。如此,单一封胶体内的荧光粉被部分的蓝光激发后产生一黄绿光,透过混合另一部分的蓝光、此红光及此黄绿光后,共同混出一其色温范围介于10000~2500K的白光。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各发光串体中,红光发光二极管芯片与蓝光发光二极管芯片依据1∶2~11其中之一的比例进行排列。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这些发光串体其中的一为线性或非线性排列。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这些发光串体中,该红光发光二极管芯片与这些蓝光发光二极管芯片所进行排列的比例皆一致。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单一封胶体内还散布有其发光波长范围介于600~630nm之间的多个荧光粉;或者,单一封胶体内更散布有其发光波长范围介于585~630nm之间的多个荧光粉。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这些蓝光发光二极管芯片及红光发光二极管芯片彼此分离一预定距离。
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揭露一种灯具。此灯具包含:一底座,包含一放置面;一如上所述的发光二极管模块,位于该放置面。
综上所述,本发明专利为解决已知发光二极管混光不均匀情形,提出改善方案,通过本发明灯具及其发光二极管模块,可将单位面积所能萃取出光通量最大化,并利用选定的发光二极管光通量比例与特定的荧光粉,得到最高效率、高演色性的发光二极管模块。
附图说明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所附附图的详细说明如下:
图1为本发明发光二极管模块于一实施例的上视图;
图2为图1的区域M的局部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发光二极管模块于另一实施例的上视图;
图4A为本发明发光二极管模块于另一实施例的局部侧视图;
图4B为本发明发光二极管模块于又一实施例的局部侧视图;
图5~图14为本发明发光二极管模块于图1的实施例的各种色域空间图;
图15为本发明灯具于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发光二极管模块
200:基板
210:正极区
220:负极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艾笛森光电有限公司;艾笛森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扬州艾笛森光电有限公司;艾笛森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0123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灯泡形壳体的照明监控装置
- 下一篇:一种玻纤浸润剂液位自动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