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双吊具桥吊的绳长检测装置及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01422.9 | 申请日: | 2012-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028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李众峰;徐为民;徐攀;谭莹莹;周贤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海事大学 |
主分类号: | B66C13/16 | 分类号: | B66C13/16;G01B7/04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孙景宜 |
地址: | 200135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双吊具桥吊 检测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吊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适用于双吊具桥吊的绳长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双起升双吊具桥吊是一种新型港口集装箱装卸机械装置,它具有两个起升吊具,可以同时工作,从而大大提高了集装箱的装卸效率,但是,这种双起升双吊具桥吊系统结构复杂,工作方式多样,且这种新型桥吊具有两个可以单独起升(也可同步起升)的吊具,给吊具的绳长检测带来很大的难度。
现有的桥吊检测装置大多上都是针对单吊具桥吊设计的,它们对吊具摆角、吊绳长度的检测大多采用了比较复杂的检测仪器,具有造价高,维护不方便,准确性低等缺点,而且这类检测装置并不适合对双吊具桥吊进行检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双吊具桥吊的绳长检测装置,采用两套由动滑轮和编码器组成的绳长检测装置对两个吊具的吊绳长度分别进行检测。并将这两路检测信息送到计算机中,通过计算机的分析与计算,从而可以得到两个吊具的绳长信息。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适用于双吊具桥吊的绳长检测装置,包括双吊具的两套升降电机、与吊具升降电机输出轴连接的吊绳卷轴、环绕于吊绳卷轴上的吊绳、吊具负载,其特征在于,所述吊具升降电机的顶部安装有固定支架,定滑轮通过转动轴连接固定支架并固定于吊绳卷轴的上方,所述吊绳绕过定滑轮后连接吊具负载;所述转动轴上还连接有编码器,编码器通过通讯串口连接计算机。
一种适用于双吊具桥吊的绳长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对吊绳的初始长度进行记录;
2)吊具升降电机的开始工作引起吊绳的长度变化,并带动定滑轮转动;
3)编码器记录定滑轮的转动圈数信息,并发送给计算机;
4)计算机根据算法得出吊绳的长度变化信息。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编码器通过脉冲方波和计算机进行串口通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准确性高,维护方便,造价低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其中一个吊具的绳长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绳长检测装置的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双吊具桥吊的绳长检测装置,包括吊具升降电机100、与吊具升降电机输出轴连接的吊绳卷轴110、环绕于吊绳卷轴上的吊绳111、吊具负载300,所述吊具升降电机的顶部安装有固定支架120,定滑轮200通过转动轴130连接固定支架并固定于吊绳卷轴的上方,所述吊绳绕过定滑轮后连接吊具负载;所述转动轴上还连接有编码器210,编码器通过通讯串口连接计算机。
通过这样的设计,编码器就能够检测到定滑轮正转圈数n+和反转的圈数n-(规定使吊具下降的定滑轮转动方向为正传,使吊具上升的定滑轮转动方向为反转),而定滑轮的周长c是已知的,则吊绳的长度变化L就可以得出。在双吊具桥吊开始工作前要先对两个吊具的初始吊绳长度信息L1分别进行记录,则吊具的绳长可由如下公式给出:
L=L1+c×(n+-n-)
这个计算处理过程是在计算机中完成的,编码器检测到的定滑轮转动圈数信息以脉冲方波的形式输出,该输出信号通过计算机串口输入到计算机中进行相应的处理计算。吊具的绳长信息得到后,就可以进行桥吊的自动防摇定位控制了。
如图2所示,在该双吊具桥吊工作之前,需要对两个吊具的初始绳长L1分别进行记录。当桥吊小车接收到运行命令后开始运行(可两个吊具同步工作,也可两个吊具分别独立工作),此时由于起升电机的运作会使吊具的绳长发生变化,由定滑轮和编码器组成的绳长检测装置对绳长变化进行检测并将反映绳长变化的脉冲方波通过串口传输到计算机中,计算机经相应算法将该脉冲方波计算、转化为吊具的绳长变化信息。计算机将计算得到绳长信息传输到桥吊的自动防摇定位控制系统中完成桥吊的自动防摇定位。这些信息也可传输到桥吊驾驶室内为驾驶员手动操作提供参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海事大学,未经上海海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0142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