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编码标记系统及其制品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01961.2 | 申请日: | 2012-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662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曾俊仁;陈景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迈智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9/06 | 分类号: | G06K1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任默闻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编码 标记 系统 及其 制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一种编码标记系统及其制品,尤指一种可在制品上形成一编码标记的编码标记系统,用以辨识及追踪制品资料。
背景技术
目前企业为方便管理产品及对每一产品的生产过程、工序等因素进行有效的追踪,会将生产该产品过程中所需信息进行编码并附在该产品上,系为对产品的编码;而现有标示产品编码的方法主要是将编码(例如:条码)印在纸或布上,而后贴在产品上,或是直接打印在产品上以供辨识、维护及追踪,请参阅附图10所示,为现有的条码(Bar Code),该条码是指由一组规则排列、具有不同宽度的黑白间隔条纹以及其对应字元组成的标识,用以表示一定的产品信息的符号再以条码识读设备扫描识读。
然而,现有的标示方法若使用在电路板、芯片基板、金属冲压制品或高分子材料基板上,由于这些制品在制造过程中需要经过如电镀、酸蚀或上油等工序,因此无论是粘贴或打印在制品上的编码皆会被腐蚀掉或被污渍覆盖而无法辨识。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期能提供一种编码标记系统及其制品,系可取代传统条码,乃潜心研思、设计制作,以提供可靠的制品追踪,是为本发明所欲研发的创作动机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方便管理制品、有效分析及追踪制品生产来源的编码标记系统及其制品。
本发明之次一目的,在提供一种可细分每批制品的标记之编码标记系统及其制品。
本发明之另一目的,在提供一种可取代传统条码标记之编码标记系统及其制品。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之编码标记系统系包括:一标记装置、一图像撷取装置、一处理模块以及一序号输出装置,其中,该标记装置系接收处理模块之处理单元传送之标记指令进行一基板本体之编码孔标记及定位孔标记作业;而该图像撷取装置系用以撷取位于该基板本体之二定位标记之间之图像资料;该处理模块系分别连接该标记装置及图像撷取装置,其系包含一储存单元、一解码单元以及一处理单元,其中该储存单元系用以储存辨识代码资料,而该解码单元系将该图像资料解码为可读取资料,并传送至一序号输出装置;而该序号输出装置系将该处理模块传送之可读取资料输出至该基板本体上。
藉此,使本发明利用一标记装置在基板本体上标记二定位标记及至少一编码标记,并在制成后藉由图像撷取装置、处理模块以及序号输出装置可将转换之可读取资料输出至该基板本体上,而可避免在制造过程中使编码标记受到损坏而无法辨识,并利用该编码标记与ASCII代码相对应,而可细分每一批制品的标记,以达到方便管理制品批量、有效分析及追踪制品生产来源之功效。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附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编码标记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
附图3A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定位标记与编码标记的示意图;
附图3B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定位标记与编码标记的示意图;
附图3C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定位标记与编码标记的示意图;
附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编码标记的映射示意图;
附图5A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编码标记映射于ASCII码的对应图;
附图5B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编码标记映射于ASCII码的对应图;
附图5C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编码标记映射于ASCII码的对应图;
附图5D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编码标记映射于使用者自行定义符号的对应图;
附图6是ASCII码对照表;
附图7A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编码标记映射于ASCII码的编码值算法;
附图7B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编码标记映射于ASCII码的编码值算法;
附图7C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编码标记映射于ASCII码的编码值算法;
附图8是现有的多层电路板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编码标记制品应用于多层电路板的制程流程图;
附图10是现有的一维条码示意图。
附图标号
编码标记系统1
标记装置11
图像撷取装置12
处理模块13
储存单元131
解码单元132
处理单元13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迈智电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迈智电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0196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