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高压烧结密封电连接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03072.X | 申请日: | 2012-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643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田建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2 | 分类号: | H01R13/52;H01R13/516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陈浩 |
地址: | 471003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压 烧结 密封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连接器领域,尤其是一种耐高压烧结密封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采用烧结玻璃绝缘体的电连接器以其良好的密封性能及抗压性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有的采用烧结玻璃的电连接器的金属壳体与烧结玻璃绝缘体的结合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将所有的接触件均采用同一玻璃饼烧结在金属壳体内,烧结后,烧结玻璃绝缘体仅通过其外周面于金属壳体的内壁面结合,此种情况下,玻璃与金属的结合力有限,并且整个烧结玻璃绝缘体的横截面受到的力F=P*S(P表示压强,S表示烧结玻璃绝缘体的横截面积)都要靠烧结玻璃绝缘体外周与壳体的结合力来承受,因此该结构不能承受较高的密封压力;另外一种是在金属壳体的两端之间设置接触件安装壁并在接触件安装壁上设置接触件安装孔,所述接触件安装孔中通过烧结玻璃绝缘体装配接触件,烧结玻璃绝缘体采用玻璃管,其原理是通过减小烧结玻璃绝缘体的承压面积来减小单个接触件安装孔中的烧结玻璃绝缘体受到的压力,提高产品的耐高压能力,理论上该结构可以承受大的气体、液体压力,但是由于其本身的结构缺陷,容易出现如下问题:1.烧结后玻璃在接触件周围形成堆积(玻璃管很细,由于毛吸现象,液化的玻璃沿接触件爬移),使得烧结面凸凹不平;2.若为了提高承压能力,增加玻璃的厚度,要在一个接触件安装孔中用多个玻璃管,各玻璃管之间及玻璃管与壳体、接触件之间均有空隙,烧结时空隙中的气体不易排除,形成内部气泡,造成产品报废;3.玻璃烧结时为了使烧结后的玻璃致密,要在玻璃的两端加压块,而玻璃管结构不易加压块,烧出来的玻璃体不致密,易吸潮,造成绝缘、耐压等连接器关键指标不合格。
总而言之,现有的采用烧结玻璃绝缘体的电连接器要么抗压性能差,要么无法保证对烧结玻璃绝缘体的烧结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高压烧结密封电连接器,以在保证对烧结玻璃绝缘体的烧结质量的前提下解决现有的采用烧结玻璃绝缘体的电连接器的抗压性能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耐高压烧结密封电连接器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耐高压烧结密封电连接器,包括金属壳体,所述金属壳体内通过玻璃饼装配有接触件,所述玻璃饼的外周面与金属壳体的内壁面烧结固定在一起,所述金属壳体内在接触件的两端之间处一体隔设有与接触件绝缘配合的承压壁,所述承压壁上设有供接触件穿过的通孔,承压壁靠近电连接器的插接端的一侧设有界面封严体,另一侧与玻璃饼烧结固定在一起。
所述玻璃饼靠近承压壁的一侧设有凸环,所述凸环伸入承压壁上的对应的通孔中,凸环的外周面与其所在的通孔的孔壁烧结固定在一起,凸环的内周面与其所在的通孔中的接触件烧结固定在一起。
所述金属壳体设有用于与对应的安装面板固定配合的外翻沿,所述外翻沿的一侧围绕金属壳体设有环槽并于环槽中装配有用于与对应的安装面板密封配合的端面密封圈。
所述金属壳体上套设有至少一个用于与对应安装面板上的安装孔的孔壁密封配合的周面密封圈,所述周面密封圈与端面密封圈位于外翻沿的同一侧。
所述金属壳体上套设有至少一个用于与对应安装面板上的安装孔的孔壁密封配合的周面密封圈。
所述金属壳体的内壁面上在承压壁背离玻璃饼的一侧处开设有卡槽并于该卡槽中卡装有用于与适配连接器密封配合的密封胶圈。
由于本发明的耐高压烧结密封电连接器在其金属壳体内于两端之间隔设有承压壁,所述承压壁上设有供接触件穿过的通孔,玻璃饼的一侧与承压壁的一侧烧结固定在一起,因此,在使用过程中不论连接器的哪一端受到压力,都可通过所述承压壁分担,即连接器可承受的压力不再受到玻璃饼与壳体之间的结合强度的限制;另外,由于是采用玻璃饼烧结,较之玻璃管烧结的方式来说更容易保证烧结的质量,在保证对烧结玻璃绝缘体的烧结质量的前提下解决了现有的采用烧结玻璃绝缘体的电连接器的抗压性能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耐高压烧结密封电连接器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耐高压烧结密封电连接器的实施例1的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的耐高压烧结密封电连接器的实施例1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0307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废水处理的电催化氧化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磁微粒封闭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