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锁触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03100.8 | 申请日: | 2012-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94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杨瑾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瑾 |
主分类号: | E05B63/14 | 分类号: | E05B63/14;E05B1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501 江西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触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锁具,特别是一种自动锁触发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自动锁都是在关门时,门框压碰滚球直接触发锁体中的扣紧机构,弹簧顶出各锁栓上锁,由于门框边缘到锁孔还有一段距离,锁栓伸出时会与门框摩擦,影响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上锁的触发装置,关门时有效避免了栓头与门框的摩擦。
本发明的目的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自动锁触发装置,它包括:锁栓、内支架、触发机构、上锁弹簧及开锁机构,其特征在于:面板螺钉3将锁体支架75固定在锁体面板1上,锁体支架75成“U”字型,设有三个螺丝孔,一边通过螺钉与锁壳70固定,另一边通过螺钉与锁盖71固定,锁壳70上还设有数个柱销,盖板螺钉连接在柱销上固定锁盖71。组合栓一7、防锯栓8、栓套20铆接在内支架19上;组合栓一7、防锯栓8、栓套20活动套装于锁体面板1上相应的孔内,内支架19上还设有支架滑槽38,支架螺钉39穿过支架滑槽38固定在锁壳70上,内支架19可以沿支架滑槽38来回滑动;滚轮21通过滚轮销23安装在滚轮座22上,触发杆24铆接在滚轮座22上,缓冲弹簧26套在触发杆24外,滚轮座22活动套装于栓套20内,触发杆24穿过支架一25和触发摆臂28,开口销二31穿在触发杆24尾部的孔中起固定定位作用,支架一25固定在内支架19上,触发销30固定在触发摆臂28上,触发摆臂28通过触发摆销29活动套装在内支架19上,触发扭簧27安装于触发摆臂28上,一头穿在触发杆24中部的孔内,另一头固定于触发摆臂28上,触发摆臂28可以左右摆动;锁紧杆32通过杆销33活动套装在内支架19上,销二35固定在锁紧板36上,销二35穿在锁紧杆32前部设的孔内,锁紧杆簧34安装在内支架19上,一头挂在锁紧杆32尾部,限位销37固定在锁壳70上;弹簧导杆64 一端穿在内支架19前折弯部的孔中,另一端用导杆螺钉65固定在锁壳70的后部,上锁弹簧63套在弹簧导杆64外,一端顶在锁壳上另一端顶在内支架19上。
本发明自动锁触发装置,触发机构可以在关门时触碰挤压滚轮自动上锁,关门时,其触发装置在与门框接触后,挤压滚轮收缩,但此时锁栓并不能伸出;继续关门,当滚轮滑入栓孔位置伸出时触发内部锁紧机构锁栓才能伸出,有效避免了栓头与门框的摩擦。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关闭状态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实施例一开启状态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二关闭状态的主视图,左视图如图2;
图5为实施例二开启状态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三关闭状态的主视图,左视图如图2;
图7为实施例三开启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自动锁触发装置如图1、2、3所示,面板螺钉3将锁体支架75固定在锁体面板1上,锁体支架75成“U”字型,设有三个螺丝孔,一边通过螺钉与锁壳70固定,另一边通过螺钉与锁盖71固定,锁壳70上还设有数个柱销,盖板螺钉连接在柱销上固定锁盖71。组合栓一7、防锯栓8、栓套20铆接在内支架19上;组合栓一7、防锯栓8、栓套20活动套装于锁体面板1上相应的孔内,内支架19上还设有支架滑槽38,支架螺钉39穿过支架滑槽38固定在锁壳70上,内支架19可以沿支架滑槽38来回滑动;滚轮21通过滚轮销23安装在滚轮座22上,触发杆24铆接在滚轮座22上,缓冲弹簧26套在触发杆24外,滚轮座22活动套装于栓套20内,触发杆24穿过支架一25和触发摆臂28,开口销二31穿在触发杆24尾部的孔中起固定定位作用,支架一25固定在内支架19上,触发销30固定在触发摆臂28上,触发摆臂28通过触发摆销29活动套装在内支架19上,触发扭簧27安装于触发摆臂28上,一头穿在触发杆24中部的孔内,另一头固定于触发摆臂28上,触发摆臂28可以左右摆动;锁紧杆32通过杆销33活动套装在内支架19上,销二35固定在锁紧板36上,销二35穿在锁紧杆32前部设的孔内,锁紧杆簧34安装在内支架19上,一头挂在锁紧杆32尾部,限位销37固定在锁壳70上;弹簧导杆64 一端穿在内支架19前折弯部的孔中,另一端用导杆螺钉65固定在锁壳70的后部,上锁弹簧63套在弹簧导杆64外,一端顶在锁壳上另一端顶在内支架19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瑾,未经杨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031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普通毛丝制作的高档毛笔
- 下一篇:磁齿轮变速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