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减振器、车辆悬架系统以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03166.7 | 申请日: | 2012-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630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范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范勇 |
主分类号: | F16F9/18 | 分类号: | F16F9/18;F16F9/36;F16F9/34;B60G1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黄志兴;桑传标 |
地址: | 150026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外***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振器 车辆 悬架 系统 以及 | ||
1.减振器,包括外层的储油缸(13)、内层的工作缸(14)、活塞杆(6)、用于引导该活塞杆(6)运动的导向密封总成、设置在活塞(16)上的伸张流通阀总成以及用于连接所述储油缸(13)与工作缸(14)的压缩补偿阀总成,所述导向密封总成包括导向座和位于该导向座上端的油封(34),所述导向座的上端面形成有储油槽,其中,所述储油槽具有油气隔离接触面(35),所述油封(34)上形成有弹性隔离唇(36),该弹性隔离唇(36)与所述油气隔离接触面(35)密封性接触,以将所述储油槽分隔为与所述储油缸(13)连通的外侧部分和相对靠近所述活塞杆(6)的内侧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器,其中,所述储油槽为环形槽,该环形槽的相对靠近所述活塞杆(6)的内侧侧面为所述油气隔离接触面(35),该油气隔离接触面(35)形成为斜面,所述弹性隔离唇(36)对应地形成为环形弹性隔离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器,其中,所述导向座包括第一导向座(27)和第二导向座(29),该第一导向座(27)和第二导向座(29)的活塞杆安装孔内分别设有用于支撑并引导所述活塞杆(6)的第一复合轴承(32)和第二复合轴承(33),所述储油槽形成在所述第二导向座(29)的上端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振器,其中,所述第一导向座(27)的上端面上形成有第一储油凹腔,所述第二导向座(29)的下端面上形成第二储油凹腔,所述第一导向座(27)的上端面与第二导向座(29)的下端面接触,以使得所述第一储油凹腔与第二储油凹腔形成为浮动润滑油腔(30);所述储油槽的外侧部分通过回油通道与所述储油缸内臂(13)连通,该回油通道包括依次连通的储油槽回油孔(31)、冷却回油槽(39)以及储油缸回油槽(28)与气体腔(40)通,其中所述储油槽回油孔(31)和冷却回油槽(39)形成在所述第二导向座(29)上,所述储油缸回油槽(28)形成在所述第一导向座(27)上。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减振器,其中,所述压缩补偿阀总成设置在所述工作缸(14)的下开口部位,以将所述工作缸(14)的下端与储油缸(13)的底部(24)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减振器,其中,所述压缩补偿阀总成包括压缩阀体(4)和安装在该压缩阀体(4)中心通孔内的压缩阀芯(1),所述压缩阀体(4)上形成有内圈通油孔和外圈通油孔,所述外圈通油孔通过设置在所述压缩阀体(4)上端面的压缩补偿阀片(3)封闭,该压缩补偿阀片(3)通过支撑在所述压缩阀芯(1)的上端凸缘上的压缩补偿弹簧(2)而压紧在所述压缩补偿阀片(3)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减振器,其中,所述压缩阀体(4)的下端面上从内侧向外侧依次形成有第一至第三环形凸缘线(7,8,9),其中所述第一环形凸缘线(7)和第三环形凸缘线(9)向下凸出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环形凸缘线,并且所述第一环形凸缘线(7)和第二环形凸缘线(8)分别位于所述内圈通油孔的内侧和外侧,所述压缩阀芯(4)的下部部分从上到下依次穿套安装有流量控制阀片(5)、节流阀片(10)和压缩阻尼弹性体(11),该压缩阻尼弹性体(11)通过所述压缩阀芯(4)的下端部所安装的紧固件压紧并紧固,所述流量控制阀片(5)与所述第一环形凸缘线(7)接触并与所述第二环形凸缘线(8)间隔有第一预定垂直间距,所述节流阀片(10)与所述第三环形凸缘线(9)间隔有第二预定垂直间距。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减振器,其中,所述伸张流通阀总成的结构包括:所述活塞杆(6)的阶梯形下端部分穿过所述活塞(16)的中心通孔,该活塞(16)上形成有外圈通油孔和内圈通油孔,所述外圈通油孔通过穿套在所述活塞杆(6)并设置在所述活塞(16)上端面上的复原补偿阀片(26)封闭,该复原补偿阀片(26)通过支撑在所述活塞杆的阶梯凸缘部的复原阻尼补偿弹簧(20)而压紧在所述复原补偿阀片(26)上;所述内圈通油孔通过穿套在所述活塞杆(6)并设置在所述活塞(16)下端面的复原阻尼调整阀片(19)封闭,该复原阻尼调整阀片(19)借助于穿套在所述活塞杆(16)下端部分的复原阻尼弹性体(18)而压紧在所述复原阻尼调整阀片(19)上,该复原阻尼弹性体(18)通过安装在所述活塞杆(16)下端部的紧固件而紧固并压紧。
9.车辆悬架系统,包括减振器,其中,所述减振器为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减振器。
10.车辆,其中,该车辆的悬架系统为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悬架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范勇,未经范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0316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变速器及具有该变速器的车辆
- 下一篇:变速器及其换挡接合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