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磷阻燃剂、阻燃聚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03282.9 | 申请日: | 2012-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340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长阳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K5/5313 | 分类号: | C08K5/5313;C07F9/6571;C08L67/02;C08K5/134;C08K5/18;C08K5/17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315031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阻燃 聚酯 薄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阻燃聚酯薄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磷阻燃剂、阻燃聚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阻燃聚酯薄膜的制备方法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方法是在薄膜表面涂覆具有阻燃性基团的高分子材料涂层;但是,由于阻燃剂容易渗出或因热处理而分解等问题,而使得制品不稳定,同时这种制备方法还存在污染等工艺问题。第二种方法是采用共聚型的阻燃剂与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进行共聚,制备阻燃聚酯切片,再进行拉膜;但这种方法存在共聚成本高,工艺复杂,设备投资大等缺陷。
第三种方法是目前常用的聚酯薄膜的制备方法。采用共混型的阻燃剂与聚酯切片进行共混、挤出做成阻燃母粒,然后阻燃母粒再与聚酯切片进行熔融挤出铸片,最后拉膜;目前主要的研究是在聚酯薄膜中混入溴系、磷系、无机系等小分子阻燃剂,虽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阻燃性能,但由于这些小分子化合物添加量大,与树脂基材相容性差,使得薄膜的机械性能不稳定,长期使用会出现阻燃剂的迁移和析出,影响薄膜制品的外观和阻燃效果的持久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阻燃剂添加量大,与薄膜基材相容性差,所得薄膜机械性能不稳定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含磷阻燃剂、阻燃聚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含磷阻燃剂不仅可以使薄膜具有阻燃性能,还可以对聚酯分子进行扩链增粘,降低聚酯的端羧基含量并提高聚酯的分子量。本发明提供的添加有该阻燃剂的阻燃聚酯薄膜,不仅具有优良的阻燃性能,而且保持着较好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以及较高的透光率。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易于操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磷阻燃剂,它的特点是,所述阻燃剂具有下述结构通式:
其中,阻燃剂含有噁唑啉结构,R1为次烷基,C原子数为2-6。
进一步的,所述阻燃剂结构中的R1为直链次烷基,C原子数为2-4。具体为次乙基次丙基次丁基
进一步的,所述阻燃剂结构中的R1为次乙基,该阻燃剂的名称为6-(1,2-双噁唑啉)烷基-6H-二苯并(c,e)(1,2)氧磷杂己环-6-氧化物,该阻燃剂具有下述结构式: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的含磷阻燃剂的制备方法,合成反应通式如下:
原料I 原料II
其中,R为亚烯基,C原子数为2-6,包括亚乙烯基、亚丙烯基、亚丁烯基、亚戊烯基、亚己烯基;
原料I是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
原料II是二噁唑啉-烯烃化合物;
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N2氛围下,将计量的二甲苯加入到烧瓶中,将二甲苯预热到90-100℃后,加入计量的原料I,在此温度下,加热2-2.5小时后,加入计量的原料II,混合溶液再加热17-20个小时,然后冷却,至不再有物质析出;整个加入过程及反应过程需要N2保护;
(2)、将步骤(1)所得混合物过滤,倒掉滤液,得到所述含磷阻燃剂。
进一步的,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3)、将步骤(2)所得的阻燃剂进行重结晶操作,得到精制的含磷阻燃剂;重结晶所用溶剂为石油醚。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阻燃聚酯薄膜,它的特点是,所述聚酯薄膜添加有上述的含磷阻燃剂,所述聚酯薄膜包括0.5-3重量份的含磷阻燃剂,96.5-99重量份的聚酯,及抗氧剂。或者,所述聚酯薄膜添加的阻燃剂是由上述方法制得的。
进一步的,所述聚酯薄膜的厚度为50-200μm。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阻燃聚酯薄膜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照阻燃聚酯薄膜为100重量份,将0.5-3重量份的阻燃剂,0.5重量份的抗氧剂,96.5-99重量份的聚酯混合均匀;
(2)、对步骤(1)所得的原料进行干燥处理;
(3)、将步骤(2)所得的物料输送至双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制成厚片,所得厚片经过双向拉伸工艺制成薄膜,即得所述阻燃聚酯薄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长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长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0328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节水水性建筑反射隔热涂料生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三聚甲醛的合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