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卡尔·费休滴定仪的进样装置及其进样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03428.X | 申请日: | 2012-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643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黄挺;全灿;戴新华;何亚娟;李红梅;贡慧;杨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5/00 | 分类号: | G01N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毕升专利事务所 11218 | 代理人: | 赵宇 |
地址: | 10001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卡尔 滴定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卡尔·费休法测定样品水分的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卡尔·费休滴定仪的进样装置及其进样方法。
背景技术
固体样品水分测定是药物分析、食品分析、有机化学分析、无机化学分析等领域的重要检测内容。水作为常见的化学分析目标物,最常用的测定方法就是国家标准方法《GB/T 606-2003化学试剂水分测定通用方法卡尔·费休法》。其实验原理是利用卡尔·费休试剂(碘、二氧化硫、吡啶和甲醇或乙二醇甲醚组成的溶液)能与样品中的水定量反应,从而根据反应产物或反应产生的电流而测定水的质量;
其原理的化学反应式为:
H2O+I2+SO2+3C5H5N→2C5H5N·HI+C2H5N·SO3
C5H5N·SO3+ROH→C2H2NH·OSO2·OR
市场上已经有许多卡尔·费休滴定仪;要准备测定样品的水分,必须采用良好的进样装置。开启卡尔·费休仪后,卡尔·费休溶液必须放置于仪器的密闭滴定瓶中,瓶内水分通过上述反应完全消耗,称为预滴定。如果预滴定后,打开瓶盖,放入样品,空气中的水分会立刻进入瓶内,这样会导致测定结果不准确。
对于液体样品,可以使用注射器,穿过瓶盖中的塑料垫片而进样。
对于固体样品,现在有以下几种进样方法:
方法①:国家标准《GB/T 606-2003化学试剂水分测定通用方法卡尔·费休法》中提供的加样方法为:打开瓶盖,直接加样品,严格控制打开瓶盖的时间(如5秒)。此外,做空白试验,即打开瓶盖5秒,不加入样品;通过扣除空白试验结果的方法计算水分含量。但该方法的复现性较差。
方法②:现有的卡尔费休加热炉自动进样器公开的一种测试方法为:在仪器之外增加一套加热装置,使用细管与原仪器连接;将样品加热到水的沸点以上,使用惰性气体(通常为氮气),将从样品中挥发出来的水蒸气吹入卡尔·费休溶液中进行反应。该方法有如下缺点:由于需要增加一套装置,从而增加了经济成本;而且,由于惰性气体中可能含有微量水分,从而会产生水分背景值,如果被测样品中水分含量接近或小于水分背景值时,会导致测定结果准确性较差;另外,由于固体样品内部的水分可能没有被加热并挥发,从而导致测量结果低于实际值。
方法③:倪前银等公开了一种方法(倪前银、吴玉龙、杨明德等,卡尔费休容量法在六水氯化镁热解过程中氧化镁及水分测定的应用。分析化学,2011,39(5):733~737):在仪器之外增加一个取样管,以软管与原仪器连接。滴定前,采用软连接将10mL取样管(直径18mm)接在空气隔绝装置(直径24mm)上。打开氮气阀门,利用高纯氮气充满整个体系,关闭氮气,开始预滴定。由于取样管和空气隔绝装置通过软连接接通,预滴定结束后,将取样管倒置,使样品直接进入滴定池中,进行滴定测量。该方法可以有效避免空气中水分的干扰。但是要专门加工带有阀门、软管的接口的装置,复杂性较高,而且提高了成本。此外,将样品管内的样品倒入滴定池时,样品容易粘附在软管壁,导致测试结果准确性不高。
还有一种使用密封的手套箱的进样方法④:将仪器和样品事先放入箱内,严格控制箱内的湿度在较低的水平。在箱内按上述方法①的步骤进行。该方法比较准确,但是手套箱的价格较高。
参考现有的进样方法,确保准确性的关键是将样品预先置于密闭的空间中(“先密闭”),排除空气水分的干扰,然后进行预滴定,再将样品以不同方式导入到反应池中进行反应(“后导入”)。但是为了现实“先密闭、后导入”,往往导致装置组成复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使卡尔·费休滴定仪的进样方法同时达到“简易、准确”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简单而且准确的进样装置及其进样方法,可以完全排除空气水分的干扰,准确测定固体样品的水分。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卡尔·费休滴定仪的进样装置;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所述卡尔·费休滴定仪进样装置的进样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0342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