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海水养殖废泥制备海洋微藻营养液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03800.7 | 申请日: | 2012-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033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崔青曼;袁春营;孙会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12 | 分类号: | C12N1/12;C12R1/89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韩奎勇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滨***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海水 养殖 制备 海洋 营养液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海洋生物利用技术,涉及海洋微藻营养液的制备,尤其是一种利用海水养殖废泥制备海洋微藻营养液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海水养殖业的迅猛发展,养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其中海水养殖废泥中含有大量的残饵、粪便及降解产物,同时蕴含着丰富的微生物,已有研究证明,残饵和排泄物在水中被分解后,会产生大量有毒的氨氮,在高浓度时氨氮对养殖生物有致死作用,即使在安全浓度范围内,也显著影响养殖动物的生理功能,如增加氧耗、阻碍体内氮的排泄、破坏渗透调节能力等,更重要的是,在氨氮的胁迫下,养殖动物的抗病能力下降,更易爆发病害;养殖废泥的沉积、分解还会造成底栖生物多样性的下降。
面对资源危机与环境污染的双重压力,有效控制海水养殖废弃物的产生负荷,开展海水养殖废泥资源化利用,发展清洁生产模式,将是我国海水养殖业的必然选择,也是低碳经济的需要。
通过专利检索没有发现相关或类似的专利或文献公开。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海水养殖废泥资源化利用程度不高、环境污染严重的状况,提供一种利用海水养殖废泥制备海洋微藻营养液的方法,该方法原料来源充足、产品应用前景广阔,为推动海水工厂化育苗的稳健发展提供了保障。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利用海水养殖废泥制备海洋微藻营养液的方法,提取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处理:收集海水养殖废泥,自然晾晒5-8d,形成原料废泥;
(2)发酵:将原料废泥置于水泥池中,加水,水分控制50-60%,接种从废泥中分离纯化的生物活菌,菌种密度为1.1×108cfu/ml-8.7×108cfu/ml,接种量为废泥质量分数的3-5%,每天搅拌通气,30-40℃下发酵5-10d,形成发酵废泥;
(3)离心:将上述发酵废泥加水,水分控制70-80%,4000-6000r/min离心10-15min;
(4)过滤:取离心上清液用100目筛绢过滤,去掉悬浮物,得滤液;
(5)制备:滤液中加入质量分数为1×10-3-3×10-3的氯化锰和5×10-5-8×10-5的钼酸钠,加热煮沸后即停止加热,凉至室温,即为海洋微藻营养液;
(6)海洋微藻培养:将海洋微藻营养液加入到用于单胞藻培养的培养液中,每次追加该营养液的量占培养液体积分数的10-15%。
而且、所述步骤(1)中的海水养殖废泥来源于工厂化养殖沉淀物和/或海水养殖池塘底泥。
而且、所述步骤(2)中的生物活菌为盐生芽孢杆菌和硝化细菌,二者均从海水养殖底泥中分离纯化出来的。
而且、所述步骤(6)中每次追加营养液的时间间隔为4-6d。
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方法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程序简单易行,制备过程绿色环保节能;
2、本方法为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消除了养殖废泥对环境的污染,大大降低了养殖动物病害爆发的概率;
3、本方法制备的海洋微藻营养液,能够明显提高工厂化育苗单胞藻的生长速率,改善藻体质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下述实施例是说明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下述实施例来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一种利用海水养殖废泥制备海洋微藻营养液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处理:收集海水养殖废泥,自然晾晒7d,晾晒过程中不断翻转。所述废泥来源于工厂化养殖沉淀物;
(2)发酵:将晾晒过的废泥置于水泥池中,加水,水分控制58%,接种从废泥中分离纯化的盐生芽孢杆菌和硝化细菌,两种菌种密度均为5×108cfu/ml,二者接种量之和为废泥质量分数的4.5%,每天搅拌通气,35℃下发酵8d;
(3)离心:将上述发酵废泥加水,水分控制70%,离心,离心转速5000r/min,离心时间15min;
(4)过滤:取离心上清液用100目筛绢过滤,去掉少许悬浮物,得滤液;
(5)制备:滤液中加入质量分数为3×10-3的氯化锰和5×10-5的钼酸钠,加热煮沸,凉至室温,得海洋微藻营养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科技大学,未经天津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038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织带装置
- 下一篇:一种铝合金型材缠绕裹膜机上的裹膜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