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转基因水稻华恢1号特异性定量检测用质粒标准分子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104176.2 申请日: 2012-04-10
公开(公告)号: CN103361412A 公开(公告)日: 2013-10-23
发明(设计)人: 王晶;李亮;隋志伟;臧超;余笑波;董莲华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主分类号: C12Q1/68 分类号: C12Q1/68;C12N15/63;C12N15/66
代理公司: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代理人: 张涛
地址: 100013 ***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转基因 水稻 特异性 定量 检测 质粒 标准 分子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转基因生物检测用质粒,具体涉及转基因水稻华恢1号特异性定量检测用质粒标准分子。

背景技术:

在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建设中,转基因安全监管问题是当务之急。其中,转基因生物的特异性定量检测是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中重要的工作。

在转基因生物的检测中,质粒标准分子以其制备快捷,成本经济,易于复制等优点被称转基因检测用的“金标准”。目前已有多种转基因植物检测用质粒标准分子,如文献:转基因玉米pNK603质粒分子的构建与应用;转基因玉米pUC57-BT11质粒标准分子的构建与适用性研究;转基因作物筛查用阳性质粒分子的构建及应用研究;Development of One Novel Multiple-Target Plasmid for Duplex Quantitative PCR Analysis of Roundup Ready Soybean;Event-Specific Quantitative Detection of Nine Genetically Modified Maizes Using One Novel Standard Reference Molecule;转豇豆胰蛋白酶CPTI基因棉花检测用标准分子的制备。

农业部于2009年8月发放了“华恢1号”在湖北省的生产应用安全证书。这意味着转基因水稻,朝着水稻原产国和水稻消费大国——中国的商业化生产大门迈出了实质性一步。以上文献虽然均报道了某些转基因玉米、棉花、大豆、水稻和棉花等检测用质粒分子的相关内容,但是针对转基因水稻华恢1号进行定量检测的标准质粒尚未报道。

因此,构建用于对华恢1号进行特异性定量检测的质粒标准分子非常急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构建一个用于转基因水稻华恢1号特异性定量检测的质粒标准分子,在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转基因水稻华恢1号进行特异性定量检测时,用其作为阳性标准品。

本发明首次发现SEQ IDNO:2(106bp)所示序列的基因可作为华恢1号水稻内标准基因,并协同转基因水稻华恢1号的特异性边界序列SEQ ID NO:1(120bp)共同构建于质粒分子pEASY-T3。

本发明经过特异性验证和可替代性研究,结果证明上述构建的质粒标准分子针对转基因水稻华恢1号具有检测特异性,并且该质粒分子可以替代阳性华恢1号基因组作为阳性标准品。

本发明的定值结果通过以下两种方法确定:

一是核酸序列的测序得到的认定值,测序表明所述质粒分子中两个基因片段均以单拷贝形式连入,认定值为两个片段的比值,即为1,不确定度可忽略;

二是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计算Ct比值为参考值,结果为0.967。经不确定度评价,该质粒分子标准物质的扩展不确定度为0.024。

以上所得的认定值和参考值表明,本发明提供的质粒标准分子适合作为转基因水稻华恢1号定量检测。

附图说明:

图1是内标准基因和外源基因片段从基因组DNA扩增获得的片段的电泳图,其中106bp代表内标准基因片段,120bp代表5’转化体特异性片段,两个片段分别4个重复扩增;

图2是水稻华恢1号特异性定量检测用质粒构建物理图,图中内标基因(En表示)和BT GENE标记分别表示内标准基因片段和外源特异性检测片段;

图3是转基因水稻华恢1号质粒标准分子特异性验证的电泳图,其中,M为DNALadder,1华恢1号;2科丰6号;3克螟稻2号;4LLRICE62;5空白;

图4是转化体特异性基因标准曲线的替代性结果;图中,横座标是拷贝数的对数,纵座标是实时荧光定量PCR扩增到阈值是的循环次数,即Ct值。

图5是内标准基因标准曲线的替代性结果。图中,横座标是拷贝数的对数,纵座标是实时荧光定量PCR扩增到阈值是的循环次数,即Ct值。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标准分子构建

1、目标基因序列查找及引物设计

通过查阅转化体的相关资料,选取华恢1号转化体特异性(外源基因)序列片段,长120bp(SEQ ID NO:1),为单拷贝;选取单拷贝内标准基因片段,长106bp(SEQ ID NO:2),作为内标准基因。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041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