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提供同步偏差时间的方法、设备及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04279.9 | 申请日: | 2012-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646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石操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J3/06 | 分类号: | H04J3/06;H04L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供 同步 偏差 时间 方法 设备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提供同步偏差时间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采用数字用户线(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进行数据传输存在串扰的问题。为了解决此问题,开发了基于信号层面的动态频谱管理(Dynamic Spectrum Management,DSM)技术。在信号层面上,DSM技术主要是通过串扰的抵消来消除串扰产生的干扰,而在应用此技术过程中,用户侧发送的上行符号是否同步对远端串扰的消除产生影响。
现有的实现符号同步的方法是通过局端侧测量上行符号的延迟量,并根据提前时间和延迟量更新用户侧发送上行符号的提前时间,并将更新后的提前时间发送给用户侧;用户侧根据接收到的更新后的提前时间,发送上行符号。此方法需要局端侧和用户侧进行多次交互才能使局端侧和用户侧同时发送符号,但不能实现所有用户上行符号的同时到达,串扰抵消的性能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提供同步偏差时间的方法、设备及系统,为对端设备提供偏差时间,用于调整上行符号的发送时间。
一种提供同步偏差时间的方法,包括:
汇聚点设备接收对端设备发送的上行符号,并获取上行符号在时域上的起始位置X;
汇聚点设备计算X与预设的时域位置Z之间的偏差时间Δt,Z是在下行时间段内发送的最后一个下行符号在时域上的结束位置之后且在上行时间段结束位置之前;并生成标识信息,标识信息用于标识X位于Z之前还是之后;
汇聚点设备向对端设备发送Δt和标识信息。
一种汇聚点设备,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对端设备发送的上行符号,并获取上行符号在时域上的起始位置X;
计算单元,用于计算X与预设的时域位置Z之间的偏差时间Δt,Z是在下行时间段内发送的最后一个下行符号在时域上的结束位置之后且在上行时间段结束位置之前;
标识生成单元,用于生成标识信息,标识信息用于标识X位于Z之前还是之后;
发送单元,用于向对端设备发送Δt和标识信息。
一种对端设备,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获取汇聚点设备发送的偏差时间Δt和第一标识信息,
Δt是汇聚点设备获取的对端设备发送的上行符号在时域上的起始位置X与预设的时域位置Z之间的偏差时间;Z是在下行时间段内发送的最后一个下行符号在时域上的结束位置之后且在上行时间段结束位置之前;
标识信息用于标识X位于Z之前还是之后;
第一标识信息用于表示Δt是对端设备发送下一上行符号的延迟时间;
调整单元,用于根据Δt和第一标识信息,将下一上行符号的发送时间延迟调整下一上行符号的发送时间Δt;
发送单元,用于在调整后的发送时间向汇聚点设备发送下一上行符号。
一种时分双工系统,包括:如上的汇聚点设备和如上的对端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的优点在于:为对端设备提供偏差时间,用于调整上行符号的发送时间;各对端设备在调整上行符号的发送时间后,使上行符号能够在预设的时域位置同步发送,有利于串扰的抵消,降低远端串扰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一种提供同步偏差时间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2一种提供同步偏差时间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3一种汇聚点设备逻辑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4一种对端设备逻辑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5一种时分双工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时分双工系统中的符号传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提供同步偏差时间的方法、设备及系统进行详细介绍。
实施例1
参考图1,一种提供同步偏差时间的方法,可以应用于时分双工系统,包括:
101、汇聚点设备接收对端设备发送的上行符号,并获取所述上行符号在时域上的起始位置X。
所述对端设备是用户端设备,可以为xDSL收发器。
所述X可以根据接收的上行符号,通过与参考信号相关的方法计算得到。具体为:
其中SR(t)为接收符号,S0(t)为参考符号;T为接收符号的长度;τ为相关时间位置变量。因此,在具体计算中,接收的上行符号即为接收符号SR(t),接收的上行符号的长度即为接收符号的长度T。
则,所述X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0427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热毒型阑尾炎的药物
- 下一篇:电子选票信息的加密及快速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