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3D眼镜抗干扰方法及3D眼镜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04940.6 | 申请日: | 2012-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387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陈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13/04 | 分类号: | H04N13/04;G02B27/2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胡海国 |
地址: | 518052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眼镜 抗干扰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3D视频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3D眼镜抗干扰方法及3D眼镜。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3D(Three Dimensions,三维)技术的日渐成熟,3D电视已逐渐普及,人们在家中即可享受到3D显示所带来的震撼效果。但是,对于使用快门3D眼镜的用户而言,以下两个因素会带来不好的体验:
其中一个因素是来自其他设备的红外干扰,如电视机、DVD以及空调的遥控器等,此外,很多照明设备发出的红外光也对3D显示设备与眼镜系统的同步产生干扰,导致3D显示设备上播放的左眼图像和右眼图像常常与相应镜片的开关不能同步,产生闪烁、重影、抖动等现象,使人感到眼部不适、头痛等症状,从而达不到3D显示带给人们的愉悦体验。
另外一个因素是眼镜的续航能力,眼镜的续航能力取决于其内部的功耗,由于快门3D眼镜内置有MCU(Micro Control Unit,微控制单元),MCU工作时需要额外的电池来供电,而对于容量相同的电池,功耗主要取决于内部的电流,如果内部电流大,则耗电较高,因此,由于MCU的耗电及电池的容量有限,使得眼镜的续航能力差,需要经常更换电池或者给电池充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降低3D眼镜的功耗及外部红外干扰的3D眼镜抗干扰方法及3D眼镜。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3D眼镜抗干扰方法,包括:
3D眼镜接收视频终端发送的同步信号;
根据所述同步信号的发射频率,使所述3D眼镜的MCU周期性在休眠模式与工作模式之间切换,并由所述MCU对应的周期性控制所述3D眼镜的左右眼镜片的开关。
优选地,所述根据同步信号的发射频率,使所述3D眼镜的MCU周期性在休眠模式与工作模式之间切换,并由所述MCU对应的周期性控制所述3D眼镜的左右眼镜片的开关的步骤包括:
当接收到视频终端发送的左眼/右眼同步信号后,由所述MCU控制打开3D眼镜的左眼/右眼镜片,并关闭3D眼镜的右眼/左眼镜片;
启动休眠模式,使所述MCU进入休眠状态;
当休眠时间到达时,启动工作模式并关闭所述休眠模式;
通过所述MCU控制打开3D眼镜的右眼/左眼镜片,并关闭3D眼镜的左眼/右眼镜片;根据同步信号的发射频率以此循环。
优选地,所述当休眠时间到达时,启动工作模式并关闭所述休眠模式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接收所述视频终端发送的右眼/左眼同步信号。
优选地,所述休眠时间小于所述同步信号的发射周期。
优选地,所述3D眼镜接收视频终端发送的同步信号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对所述同步信号进行验证,当验证合格后,执行下一步骤。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抗干扰的3D眼镜,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视频终端发送的同步信号;
休眠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同步信号的发射频率,使所述3D眼镜的MCU周期性在休眠模式与工作模式之间切换,并由所述MCU对应的周期性控制所述3D眼镜的左右眼镜片的开关。
优选地,所述休眠控制模块包括:
眼镜驱动单元,用于当接收到视频终端发送的左眼/右眼同步信号后,由所述MCU控制打开3D眼镜的左眼/右眼镜片,并关闭3D眼镜的右眼/左眼镜片;
休眠单元,用于启动休眠模式,使所述MCU进入休眠状态;
启动单元,用于当休眠时间到达时,启动工作模式并关闭所述休眠模式;
所述眼镜驱动单元还用于当休眠时间到达后,通过所述MCU控制打开3D眼镜的右眼/左眼镜片,并关闭3D眼镜的左眼/右眼镜片;根据同步信号的发射频率以此循环。
优选地,所述休眠控制模块还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当休眠时间到达后,接收所述视频终端发送的右眼/左眼同步信号。
优选地,所述休眠时间小于所述同步信号的发射周期。
优选地,该3D眼镜还包括:
验证模块,用于对接收模块接收的同步信号进行验证,当验证合格后,由休眠控制模块根据所述同步信号的发射频率,使所述3D眼镜的MCU周期性在休眠模式与工作模式之间切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049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内科用便石分离器
- 下一篇:车身静态弯曲扭转刚度测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