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烟草NEIP1蛋白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05261.0 | 申请日: | 2012-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740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劲松;陈受宜;陶建军;曹扬荣;马彪;张万科;林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K14/415 | 分类号: | C07K14/415;C12N15/29;C12N15/63;C12N5/10;C12N1/15;C12N1/19;C12N1/21;C12N15/11;A01H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 |
地址: | 10010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烟草 neip1 蛋白 及其 编码 基因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烟草NEIP1蛋白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背景技术
在非生物和生物逆境的胁迫下,高等植物细胞有多种途径感受和应答外界环境中物化参数的变化,将胞外的信号变为胞内信号,经过一系列磷酸化级联反应将信号传递到细胞核,经转录因子调控相关的功能基因,启动逆境应答基因的表达,提高植物的耐逆性。已经证实,植物中特异的激素乙烯作为一种重要的植物激素,参与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诸多方面,包括植物应答非生物和生物逆境胁迫的信号传递途径。1999年申请人已证明烟草乙烯II类受体NTHK1与上述信号传导相关,其过表达提高了植物耐逆性,同时转基因植株的生物量也有明显提高,例如,莲座和叶面积。(张劲松,陈受宜,两组分信号系统基因NTHK1及其所编码的蛋白质,授权号:ZL99119096.3,授权日:2004.4.28,申请日:1999.9.16;Wanhong Cao,Jinsong Zhang&Shouyi Chen,et al.,Expression of tobacco ethylene receptor NTHK1alters plant responses to salt stress,Plant,Cell and Environment(2006)29,1210-1219)。之后,申请人克隆并鉴定了乙烯受体NTHK1作用的下游蛋白一种与植物耐逆性相关的乙烯受体NTHK1互作蛋白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An ethylene receptor-interacting protein related to abiotic stress tolerance and it’s applications.申请号:200910089971.7,申请日期:2009.7.30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烟草NEIP1蛋白及其编码基因。
本发明提供的蛋白,来源于烟草(Nicotiana tabacum var.Xanthi),名称为NEIP1,是如下(a)或(b)的蛋白质:
(a)由序列表中序列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
(b)将序列表中序列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且与植物莲座或叶片大小相关的由序列2衍生的蛋白质。
上述(a)或(b)中的蛋白可人工合成,也可先合成其编码基因,再进行生物表达得到。上述(b)中的蛋白的编码基因可通过将序列表中序列1所示的DNA序列缺失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密码子,和/或进行一个或几个碱基对的错义突变,和/或在其5′端和/或3′端连上表2所示的标签的编码序列得到。
上述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中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替换和/或添加,有的是由于自然发生的变异引起的,有的是由人工诱变处理引起的。
序列表中序列2氨基酸残基序列是由168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蛋白质,是烟草中的一类与乙烯受体蛋白NTHK1互作的蛋白。
编码所述蛋白(NEIP1)的基因(NEIP1)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所述基因(NEIP1)可为如下1)-4)中任一一种的DNA分子:
1)序列表中序列1所示的DNA分子;
2)序列表中序列1自5’端第1到第504位碱基所示的DNA分子;
3)在严格条件下与1)或2)限定的DNA序列杂交且编码植物莲座或叶片大小相关蛋白的DNA分子;
4)与1)或2)限定的DNA序列至少具有70%、至少具有75%、至少具有80%、至少具有85%、至少具有90%、至少具有95%、至少具有96%、至少具有97%、至少具有98%或至少具有99%同源性且编码植物莲座或叶片大小相关蛋白的DNA分子。
序列表中序列1的DNA序列由507个碱基组成,该基因的读码框分别为自5’末端第1到第504位碱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052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器人辅助操作摄像云台系统
- 下一篇:多功能订书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