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可挠性管体的射出成型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05970.9 | 申请日: | 2012-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729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陈明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百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04 | 分类号: | B29C45/04;B29C45/14;B29C45/17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汤保平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可挠性管体 射出 成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一种射出成型机,尤指一种能增加射出产能且用于可挠性管体的全自动射出成型机。
背景技术
按射出成型工艺广泛使用于塑料加工业,通常射出成型工艺主要可归纳为三阶段:关模、加料射出、及冷却成品脱模,而前述的射出成型工艺均在一射出模具中完成。
即以家畜用人工授精器为例,其包括一授精管,该授精管为一可挠性管体,且两端分别设有一中空海绵弹性体及一端塞,该海绵弹性体是以黏着方式结合于授精管一端,而端塞则以射出成型于授精管另一端。
而传统可挠性管体的射出件,例如端塞的射出成型方式,是在模具的各模穴内设置一插销,如欲进行射出件的射出作业,工作人员先以手工方式将可挠性管体对准插销,再一一插入定位,直到模具各模穴的插销均插接可挠性管体后,在启动射出开关,使上、下模合模后,即可进行射出件的射出,并静待射出件冷却后,上、下模开模,工作人员再一一将可挠性管体由插销抽离,并去除料骨,即完成可挠性管体与端塞成品脱模的工序。
由前述射出工序流程观之,该可挠性管体必须通过人工插接与拔除,以致在产能上完全受制于可挠性管体的人工插拔速度,而无法增加射出成品的产能。因此,如何将可挠性管体与射出品的射出成型工艺作业能够全自动进行,乃相关业者亟待克服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可挠性管体全自动射出成型机,其是将可挠性管体的入料定位、射出件射出及成品出料的工艺经由全自动化设计,使得可挠性管体经由前述的工艺,而与射出件相结合,除可有效地大幅增加成品的产能外,并可缩短生产工时及降低人力需求。
为达成前述的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手段是提供一种用于可挠性管体全自动射出成型机,其包括:
一机台,其工作台上方具有一可纵向升降的升降台,该升降台底面装设一模具的活动模,该活动模下方工作台顶面装设一可与活动模形成开、合模的固定模;
一转盘,其经由一传动及升降机构的控制,而得以在工作台顶面进行纵向升降、转动及定位的动作,该转盘周缘等角设置三个转架,且各转架外侧面突设至少一插销;
一入料装置,其具有一将可挠性管体逐根地分配至底部送料盘的分配器,该送料盘顶面设有供可挠性管体容置的容置槽,并向内滑移至入料区后,通过一推座的推送,使可挠性管体插接与定位于各转架的插销后,该送料盘向外滑移至分配器底部的装载区,以继续装载可挠性管体;
一射出单元,其位于射出区,并装设于升降台顶面,使该射出单元可随着升降台纵向升降;
一出料装置,其位于出料区并具有一与升降台连动的承载架,该承载架下方及工作台顶面相对设有可向外或向内滑移的上、下滑座,该上、下滑座底、顶面相对设有一可升降的夹持压板和一支撑夹板;
当插接可挠性管体的转架被转盘由入料区带动至射出区的固定模内时,该升降台下降,使活动模与固定模形成合模,该射出单元即对模具进行射出作业,使各可挠性管体结合射出件;此时,具有射出件的可挠性管体的另一转架被转盘由射出区带动至出料区,使各可挠性管体跨置在支撑夹板顶面,该夹持压板下降,并与支撑夹板共同夹持可挠性管体后,该上、下滑座同步向外滑移,使各可挠性管体脱离位于出料区的转架上的插销,然后该夹持压板上升,以解除对各可挠性管体的夹持后,该位于出料区的转架被转盘带动至入料区。
附图说明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其中:
图1至图3为本发明射出成型机三个不同视角的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射出成型机将升降台移除后的顶视图。
图5为本发明入料装置进行可挠性管体插接与定位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及图7为本发明入料装置的分配器作动时的剖面图。
图8为本发明出料装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9至图12为本发明出料装置进行可挠性管体成品出料的动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5所示,基本上,本发明用于可挠性管体全自动射出成型机是由一机台1,一转盘2,一入料装置3,一射出单元4,及一出料装置5所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百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百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0597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冶金用插板阀
- 下一篇:无砟轨道板纵连铺设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