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慢性咽炎的药物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07485.5 | 申请日: | 2012-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720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田景振;于国平;崔清华;杜利红;孙启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绿叶思科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1 | 分类号: | A61K36/81;A61P11/04;A61K35/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6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慢性 咽炎 药物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慢性咽炎的药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慢性咽炎是指咽部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组织的慢性弥漫性炎症,是耳鼻喉科常见病。慢性咽炎不仅是多发病,常见病,而且病程长,症状反复发作。西医一般注重局部用药,可在一定程度缓解症状,但临床效果不甚满意。
目前,采用中医药等传统治疗方式治疗慢性咽炎越来越受到重视。专利CN1348788公开了一种治疗慢性咽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但该制备方法存在两方面缺陷:
(1)薄荷与其他药材分开提取,不仅增加了工艺流程和生产成本,而且最终产品中只保留了薄荷的挥发油成分,造成了木蝴蝶、牛蒡子、赤芍、丹皮中挥发油成分的损失,影响了药物治疗慢性咽炎的效果。
(2)将黄芩与其他药材一起冷水浸泡1小时,造成黄芩中的有效成分黄芩苷被药材中的酶水解,使有效成分损失导致抑菌活性降低。
本发明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工艺流程简化、生产成本降低且治疗效果更好的治疗慢性咽炎的药物的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慢性咽炎的药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为将蝉衣、生地、牛蒡子、山豆根、赤芍、木蝴蝶、胖大海、挂金灯、丹皮和薄荷置提取罐中,用冷水浸泡后连接挥发油提取器进行煎煮,水沸后加入黄芩煎煮,收集挥发油和煎煮液;再加入冷水煎煮即可。合并两次煎煮液,过滤,滤液减压浓缩,加乙醇使沉淀,静置,取上清液回收乙醇,浓缩,浓缩后加入收集的挥发油搅匀。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为将蝉衣、生地、牛蒡子、山豆根、赤芍、木蝴蝶、胖大海、挂金灯、丹皮和薄荷置提取罐中,用冷水浸泡1小时后连接挥发油提取器进行煎煮,水沸后加入黄芩煎煮1.5小时,收集挥发油和煎煮液;再加入冷水煎煮1.5小时即可。合并两次煎煮液,过滤,滤液减压浓缩,加乙醇使沉淀,静置,取上清液回收乙醇,浓缩,浓缩后加入收集的挥发油搅匀。
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为将蝉衣、生地、牛蒡子、山豆根、赤芍、木蝴蝶、胖大海、挂金灯、丹皮和薄荷置提取罐中,用冷水浸泡1小时后连接挥发油提取器进行煎煮,其中加入冷 水的量(ml)与原料投料量(g)的比为12∶1,水沸后加入黄芩煎煮1.5小时,收集挥发油和煎煮液;再加入冷水直接煎煮1.5小时即可,其中加入冷水的量(ml)与原料投料量(g)的比为10∶1。合并两次煎煮液,过滤,滤液减压浓缩,加乙醇使沉淀,静置,取上清液回收乙醇,浓缩,浓缩后加入收集的挥发油搅匀。
其中,原料投料量指蝉衣、生地、牛蒡子、山豆根、赤芍、木蝴蝶、胖大海、挂金灯、丹皮、薄荷和黄芩的总量。
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为将蝉衣、生地、牛蒡子、山豆根、赤芍、木蝴蝶、胖大海、挂金灯、丹皮和薄荷置提取罐中,用冷水浸泡1小时后连接挥发油提取器进行煎煮,其中加入冷水的量(ml)与原料投料量(g)的比为12∶1,水沸后加入黄芩煎煮1.5小时,收集挥发油和煎煮液;再加入冷水直接煎煮1.5小时即可,其中加入冷水的量(ml)与原料投料量(g)的比为10∶1。合并两次煎煮液,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2~1.14,加入无水乙醇使含醇量达到50%,使沉淀,静置24小时,取上清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03~1.05,浓缩后加入收集的挥发油搅匀。
通过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制备治疗慢性咽炎的药物,不仅工艺流程简化、生产成本降低而且对慢性咽炎的治疗效果更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通过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阐述,但并不仅限于此。
实施例1
称取50g蝉衣、75g生地、50g牛蒡子、50g山豆根、60g赤芍、50g木蝴蝶、50g胖大海、50g挂金灯、50g丹皮和50g薄荷置提取罐中,用7020ml冷水浸泡1小时后连接挥发油提取器进行煎煮,水沸后加入50g黄芩煎煮1.5小时,收集挥发油和煎煮液;再加入5850ml冷水直接煎煮1.5小时即可。合并两次煎煮液,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2,加无水乙醇使含醇量达到50%,使沉淀,静置24小时,取上清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3,浓缩后加入收集的挥发油。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绿叶思科药业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绿叶思科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0748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体温计及医疗监护设备
- 下一篇:眼科检影专用头部固定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