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可控串补附加阻抗偏差控制的次同步振荡抑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07850.2 | 申请日: | 2012-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515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9 |
发明(设计)人: | 朱旭凯;朱雨晨;田芳;李亚楼;张星;徐得超;刘敏;张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华北电力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3/24 | 分类号: | H02J3/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可控 附加 阻抗 偏差 控制 同步 振荡 抑制 方法 | ||
1.基于可控串补附加阻抗偏差控制的次同步振荡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抑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搭建可控串补控制系统模型;
步骤2.选择控制器的输入信号;
步骤3.分析转速偏差和阻抗偏差;
步骤4.控制所述阻抗偏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次同步振荡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可控串补控制系统包括测量单元、控制器调控单元、触发单元和可控串补主电路单元;所述测量单元将采集的信号传输给所述控制器调控单元,经所述控制器调控单元处理的触发信号传输给与可控串补主电路单元连接的所述触发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次同步振荡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单元用采集可控串补的I侧母线电压U1、J侧母线电压U2、A相电流ia、B相电流ib和C相电流ic测量阻抗。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次同步振荡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可控串补开环控制中,所述控制器调控单元按照固定触发角进行触发。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次同步振荡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可控串补闭环控制中,所述控制器调控单元将命令阻抗与测量阻抗比较得到的阻抗偏差经过比例积分控制后与所述命令阻抗叠加得到输入阻抗,查表后得到触发角进行触发。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次同步振荡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控串补主电路单元包括A相主电路单元、B相主电路单元和C相主电路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次同步振荡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相主电路单元、B相主电路单元和C相主电路单元均包括电容器、旁路电抗器、双向晶闸管和阻容吸收支路,所述双向晶闸管和阻容吸收支路并联后与所述旁路电抗器串联后,再与所述电容器并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次同步振荡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选择测量阻抗偏差信号为控制器的输入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次同步振荡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将所述转速偏差和阻抗偏差进行Prony算法分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次同步振荡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rony法分析的参数包括模态频率、幅值、相角和阻尼。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次同步振荡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比较命令阻抗与测量阻抗得到所述阻抗偏差,阻抗偏差信号经过滤波、移相、放大和限幅处理后,与所述命令阻抗以及经过比例积分控制后的阻抗偏差叠加得到输入阻抗,查阻抗表后得到输出阻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华北电力大学,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华北电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0785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售货机的出货机构
- 下一篇:一种金融自助设备外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