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变的停车位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08092.6 | 申请日: | 2012-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059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蒋应红;王啸君;彭庆艳;张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 |
主分类号: | E04H6/08 | 分类号: | E04H6/08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51 | 代理人: | 刘峰 |
地址: | 200125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变 停车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通道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停车场的可变的停车位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停车场中,一般只在场地上划线,以区分大车、小车的停车位。如图1所示的一个停车场,在进口A与出口B之间,划分有4个大车停车位2(该实施中还有4个小车停车位1)。当大车较少、小车较多时,一种解决方案是,在每一大车停车位2上,只停放一辆小车,这样就降低了停车场的空间利用率。另一种解决方案是,在每一大车停车位2上停放2辆小车,这就需要增加人手来引导管理,势必提高停车场的运营成本。但如果任由小车杂乱停放,固然可以提高停车场的空间利用率,但是经常会出现空间应用混乱的现象,停车场内交通阻塞的现象时有发生。
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结构简单、运营成本低的可变的停车位装置。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运营成本低的可变的停车位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变的停车位装置,设置在停车场中;所述停车位装置包括多个可升降小车车轮档和多个可升降大车车轮档;所述可升降大车车轮档设置在大车停车位的端部,所述可升降小车车轮档成对设置在所述大车停车位的中部;所述可升降小车车轮档、所述可升降大车车轮档分别包括电动控制的连杆机构和挡车部;所述可变的停车位装置的第一工作状态为所述可升降小车车轮档为降落姿态,所述可升降大车车轮档为升起姿态;所述可变的停车位装置的第二工作状态为所述可升降小车车轮档为升起姿态,所述可升降大车车轮档为降落姿态。
较佳地,两个所述可升降大车车轮档的长度与三个所述可升降小车车轮档的长度相当。
较佳地,在停车场的入口处设置感应检测装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可变的停车位装置,采用了多个可升降小车车轮档与多个可升降大车车轮档相结合的结构形式,通过调整可升降小车车轮档与可升降大车车轮档的姿态,提高了停车场的空间利用率,同时减低了管理成本。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停车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的可升降车轮档在降落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的可升降车轮档在升起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可变的停车位装置一具体实施例,设置在停车场的大车停车位2中,该可变的停车位装置包括多个可升降大车车轮档3和多个可升降小车车轮档4。其中,可升降大车车轮档3设置在大车停车位2的端部,可升降小车车轮档4成对地设置在大车停车位2的中部。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二个可升降大车车轮档3的长度与三个可升降小车车轮档4的长度相当。图2中,示出了四个可升降大车车轮档3和十二个可升降小车车轮档4。
如图3所示,可升降大车车轮档3、可升降小车车轮档4分别包括电动控制的连杆机构51和挡车部52。可升降大车车轮档3、可升降小车车轮档4的原理和结构均相同,仅尺寸有所不同。
结合图2、图3、图4所示,本发明的可变的停车位装置的第一工作状态为:可升降小车车轮档4为降落姿态,可升降大车车轮档3为升起姿态。本发明的可变的停车位装置在此工作状态下,停车场中的四个大车停车位2可以有序停放四辆大车。
再结合图2、图3、图4所示,本发明的可变的停车位装置的第二工作状态为:可升降小车车轮档4为升起姿态,可升降大车车轮档3为降落姿态。本发明的可变的停车位装置在此工作状态下,停车场中的四个大车停车位2可以有序停放十二辆小车。
在具体实施中,在停车场的入口处设置感应检测装置(图中未示出)。该感应检测装置可以通过光电信号判断车型大小(尤其是车身长度)。停车场的管理系统可以根据该感应检测装置的判断,根据大、小车的车流比例,对停车位装置的工作状态做调整。
另外,这种停车位装置的工作状态转换,也可以采用其他人工调整措施实现。
实践中,本发明的可变停车位装置还可以辅助以不用颜色、不同线性的标识线,将大车车位、小车车位的车位面积清楚地划分开。
在停车位两侧均需要有足够宽度的通道,通道宽度需满足停车规范要求。
显然,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停车位装置的布置形式可以随场地而变化调整,例如,直列式的停车也可改为斜列式的,等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未经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0809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