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输入多输出系统及其形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08145.4 | 申请日: | 2012-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825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艾曼·夏柏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发科技(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M1/12 | 分类号: | H03M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慧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1 | 代理人: | 于淼;杨颖 |
地址: | 新加坡启汇城*** | 国省代码: | 新加坡;SG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入 输出 系统 及其 形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模数转换器(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特别是有关于支持多输入多输出系统(multi-input multi-output system)的模数转换器。
背景技术
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为无线接收器提供诸多优势,例如提高数据速率或提高信道可靠性。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依赖于具有特别分离功能的多个天线的使用,这些天线有效地在发送器与接收器之间产生多个通讯信道。接着,这些信道被用以达到上述优势。
使用多个天线一般意味着从RF前端直到模数转换器之间一直使用多个接收器建造块(receiver building block)。这将导致接收器的大小、成本及功率消耗增加。业界已提出多种方法来降低上述增加的影响,这些方法皆围绕多工(multiplexing)的想法产生。多工技术允许一个接收器由多个天线共享。多工的想法包含分时多工、分频多工及分码多工。尽管多工技术的确降低了接收器的大小,但多工技术也降低了信噪比(signal-to-noise)效能。
发明内容
由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解决方案,既降低多输入多输出模数转换器的大小与功率消耗,又不会改变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具体地,本发明提供一种多输入多输出系统及形成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多输入多输出系统,包括:第一输入信号与第二输入信号;多个模数转换器细胞结构,每一模数转换器细胞结构接收该第一输入信号与该第二输入信号的组合以及相对该每一模数转换器细胞结构的其他模数转换器细胞结构的多个量化噪声信号的组合作为输入,该多个模数转换器细胞结构产生多个第一输出信号及该多个量化噪声信号;多个加法器模块,接收该多个第一输出信号,并且通过对该多个第一输出信号进行选择所得到的组合执行加法或者减法,该多个加法器模块产生多个第二输出信号;以及多个除法模块,接收该多个第二输出信号,并且以预定因子对该多个第二输出信号执行除法操作,该除法模块产生该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多个最终输出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形成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方法,包括:提供第一输入信号与第二输入信号;提供多个模数转换器细胞结构,每一模数转换器细胞结构接收该第一输入信号与该第二输入信号的组合以及相对该每一模数转换器细胞结构的其他模数转换器细胞结构的多个量化噪声信号的组合作为输入,该多个模数转换器细胞结构产生多个第一输出信号及该多个量化噪声信号;使用多个加法器模块,接收该多个第一输出信号,并且对通过对该多个第一输出信号进行选择所得到的组合执行加法或者减法,该多个加法器模块产生多个第二输出信号;以及使用多个除法模块,接收该多个第二输出信号,并且以预定因子对该多个第二输出信号执行除法操作,该除法模块产生该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多个最终输出信号。
本发明所提出的多输入多输出系统及形成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方法,能够降低多输入多输出模数转换器的大小与功率消耗,又不会改变信噪比。
附图说明
图1为依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单个模数转换器细胞的示意图。
图2为依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所形成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输入多输出安排,既减少多输入多输出模数转换器的大小与功率,又保持信噪比不变。达到上述效果是基于使用多个噪声耦合Δ∑模数转换器(noise coupled delta-sigma 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的本发明的多输入多输出设计,其中一定数量的单个(single)Δ∑模数转换器细胞(delta-sigma 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 cell)被排列以接收两个模拟输入信号的组合以及相关于本发明的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中相对各单个Δ∑模数转换器细胞的其他单个Δ∑模数转换器细胞的各种相关噪声量化输出信号的组合作为输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发科技(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未经联发科技(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0814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网箱浮漂自动焊接装置
- 下一篇:用于构造并固结层压件的带铺设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