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银杏叶提取物渗透泵控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08641.X | 申请日: | 2012-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264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8 |
发明(设计)人: | 杜倩;印晓星;汤道权;赵子明;范先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16 | 分类号: | A61K36/16;A61K9/30;A61K9/44;A61P9/10;A61P25/28;A61P3/10;A61P27/06;A61P29/00;A61P37/08;A61P9/02;A61K127/00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三联专利事务所 32220 | 代理人: | 何君 |
地址: | 221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银杏叶 提取物 渗透 控释 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银杏叶提取物,具体涉及一种银杏叶提取物渗透泵控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属医药制剂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银杏叶,又名白果叶,是银杏科植物银杏的叶。据《食疗本草》记载,银杏叶可用于心悸怔忡、肺虚咳喘等病症。银杏叶提取物为银杏叶经加工制成的提取物。中国药典2010版收载了包括银杏叶在内的5个相关品种。研究证实,银杏叶提取物主要具有防治脑梗塞;治疗脑功能障碍;防治阿尔茨海默病;改善动脉硬化引起的间歇性跛行等症;治疗糖尿病、防治青光眼及抗炎、抗过敏、抗休克等作用。因此银杏叶提取物制剂被广泛应用于神经内科及心、脑血管多种疾病的临床治疗。目前,我国已上市的和正在研发的银杏叶制剂已有注射剂、片剂(李崇明等,CN:1528350,2004)、胶囊剂、微丸(胡连栋等,中国药房杂志,2009)、滴丸(葛月宾等,中国中药杂志,2003)、颗粒、口服液、脂质体等。这些制剂都有不同程度的缺陷,如注射剂使用不便还容易产生安全性方面的问题;片剂、胶囊、颗粒剂有溶出度和生物利用度低等问题;口服液的稳定性较差,而且贮存和运输都不便;软胶囊和滴丸有老化的问题;脂质体的稳定性差和药物突释问题。
缓释制剂可以解决上述普通制剂需要频繁服药的问题(每日仅需服药一次),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副作用。国内已有银杏叶提取物缓释微丸及其制备方法(裴元英,CN:101259150,2008),含银杏叶提取物缓/控释微丸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王广基, CN:101375869,2009)等多种缓释制剂专利申请。但是,由于缓释制剂是缓慢地非恒速释药,药物的释放和吸收速率还受到病人体内胃肠液等因素的影响,难以控制和预料,故其血药浓度仍可能有较大的波动,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其有效持续时间和副作用大小也因人而异,个体差异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银杏叶提取物渗透泵控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剂以银杏叶提取物作为治疗药物,它包括银杏叶提取物的片芯、包衣膜,并在片芯一侧或两侧置有释药小孔,通过采用膜控释技术,将银杏叶提取物制成单室渗透泵片剂,外面用半透膜性聚合物进行包衣,然后在一端顶部开一释药孔。包衣半透膜可渗透水分子,但不能渗透药物。当片剂在胃肠道中与体液接触后,水分子即通过半透膜进入片芯,使药物溶解成饱和溶液,而促渗透剂则使膜内溶液成为高渗溶液,从而促使药物饱和溶液从释药小孔以恒速泵出,其释药速度不受胃肠道pH值的影响,因而个体差异的影响较小。该制剂组成合理、能达到较好的控释效果、有效持续时间长、每日仅需服药一次、副作用小、个体差异的影响小、安全性好、病人依从性好。而渗透泵型控释制剂是以渗透压为动力推动药物以零级速率释放的给药系统,且释药速率不受胃肠道可变因素如蠕动、pH、胃排空时间等的影响,是迄今为止口服控释制剂中最为理想的一种。
本发明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银杏叶提取物渗透泵控释制剂,其特征是:该制剂以银杏叶提取物作为治疗药物,它包括银杏叶提取物的片芯、包衣膜,并在片芯一侧设有释药小孔;所述的片芯的组分与重量百分比为:
银杏叶提取物 15%- 80%
促渗透剂 20%- 85%
填充剂 5%- 50%
粘合剂 1%- 15%
崩解剂 1%- 15%
润滑剂 0.1%- 10%
所述的半透包衣膜重量体积比为:
半透膜包衣高分子材料 2%- 20%(重量体积比,mg/ml)
增塑剂 2%- 25%(重量体积比,mg/ml)
润滑剂 0.1%- 30%(重量体积比,mg/ml)
薄膜包衣增重为片重的2%- 10%。
所述片芯的渗透剂为无机盐类、低分子糖类或其它有促渗透活性的物质;所述的无机盐类为氯化钠、氯化钾、硫酸镁、氯化镁、硫酸钾、硫酸钠;所述的低分子糖类为蔗糖、d-甘露醇、山梨醇;所述的其它促渗透活性物质为聚维酮、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乙二醇类、尿素、琥珀酸镁、酒石酸、吐温。
所述片芯的填充剂为药用辅料,如乳糖、预胶化淀粉、微晶纤维素、淀粉、糖粉、糊精、甘露醇。
所述片芯的粘合剂为水、水或醇的混合溶液、聚维酮、羧甲基纤维素钠、羟丙甲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
所述片芯的崩解剂为羧甲基淀粉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或交联聚维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医学院,未经徐州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0864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行驶电子信息记读系统
- 下一篇:一种治疗肝硬化的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