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热膨胀热塑性微球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09302.3 | 申请日: | 2012-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339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孙伟贤;刘峰;陈宝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能化工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220/48 | 分类号: | C08F220/48;C08F220/18;C08F220/56;C08F220/22;C08F220/06;C08F2/20;C08K5/01;C08J9/20;C08J3/12 |
代理公司: | 上海顺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203 | 代理人: | 薛美英 |
地址: | 201100 上海市闵行***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膨胀 塑性 | ||
1.一种可热膨胀热塑性微球,其主要由烯属可聚单体和可膨胀物质经悬浮聚合得到,所得到的可热膨胀热塑性微球是以热塑性聚合物为壳和以可膨胀物质为核的具有核壳结构的微球,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烯属可聚单体由丙烯腈、丙烯酸酯类单体、丙烯酰胺类单体、含氟丙烯酸酯类单体和丙烯酸类单体组成,以所述烯属可聚单体的总重量为100wt%为计算基准,在所述的烯属可聚单体中,丙烯腈占30wt%~90wt%,甲基丙烯酸酯类单体占5wt%~50wt%,丙烯酰胺类单体占1wt%~20wt%,含氟丙烯酸酯类单体占0.01wt%~1.0wt%,丙烯酸类单体占0wt%~40wt%;
其中,所述甲基丙烯酸酯类单体选自:式I所述化合物族中一种或二种以上的混合物,所述丙烯酰胺类单体选自:式II所述化合物族中一种或二种以上的混合物,所述含氟丙烯酸酯类单体选自:式III所述化合物族中一种或二种以上的混合物,所述丙烯酸类单体为丙烯酸或/和甲基丙烯酸,
所述可膨胀物质的沸点不高于所制备热塑性聚合物的软化温度,
所述悬浮聚合的聚合温度为40℃~100℃,所述悬浮聚合的聚合表压为0.1MPa~3.0MPa,
式中,R1为C1~C10直链、支链或环状烷基,R2和R3分别独立选自:H、C1~C6直链或支链烷基、或羟基取代的C1~C6直链或支链烷基中一种,R4为C1~C6直链或支链的含氟烷基,R5为H或甲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热膨胀热塑性微球,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丙烯酸类单体占1wt%~30wt%。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热膨胀热塑性微球,其特征在于,以所述可热膨胀微球总重量为100wt%为计算基准,可膨胀物质占5wt%~50wt%。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热膨胀热塑性微球,其特征在于,其中可膨胀物质占10wt%~35wt%。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热膨胀热塑性微球,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可膨胀物质C5~C12脂肪族烃类化合物。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热膨胀热塑性微球,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可膨胀物质是C5~C8直链或支链饱和烃类化合物。
7.如权利要求1、2或6所述的可热膨胀热塑性微球,其特征在于,其中R1为C1~C6直链或支链烷基。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热膨胀热塑性微球,其特征在于,其中R1为C1~C3直链或支链烷基。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热膨胀热塑性微球,其特征在于,其中R1为甲基。
10.如权利要求1、2或6所述的可热膨胀热塑性微球,其特征在于,其中R2和R3分别独立选自:H、C1~C3直链或支链烷基、或羟基取代的C1~C3直链或支链烷基中一种。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热膨胀热塑性微球,其特征在于,其中R2和R3分别独立选自:H、甲基或羟甲基中一种。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可热膨胀热塑性微球,其特征在于,其中所用的丙烯酰胺类单体为丙烯酰胺、N-羟甲基丙烯酰胺或/和N,N-二甲基丙烯酰胺。
13.如权利要求1、2或6所述的可热膨胀热塑性微球,其特征在于,其中R4为C2~C4直链或支链的含氟烷基。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可热膨胀热塑性微球,其特征在于,其中R4为三氟乙基或六氟丁基。
15.如权利要求1~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可热膨胀热塑性微球,其特征在于,其中悬浮聚合的聚合温度为50℃~85℃,悬浮聚合的聚合表压为0.2MPa~2.0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能化工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西能化工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0930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