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鸡枞菌的人工驯化种植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09473.6 | 申请日: | 2012-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990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槐苡荃;槐春宏;槐子慷 | 申请(专利权)人: | 槐苡荃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 |
代理公司: | 昆明祥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3114 | 代理人: | 和琳 |
地址: | 652200 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彝***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鸡枞菌 人工 驯化 种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组培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菌类的人工驯化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鸡枞为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伞菌科植物。鸡枞学名Termitomyces albuminosus(Berk.)Heim。又叫鸡菌、鸡堫、鸡宗、鸡肉丝菇(台湾、福建)、伞把菌、鸡枞菌、鸡脚麟菇、蚁枞、伞把菇(四川)等,是野生食用菌中的珍品之一,分布于亚热带地区,是中国云南的著名特产,在中国,除云南之外,仅在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福建、台湾等省的部分地区有分布。鸡枞以黑皮和青皮最好,其次是白皮、花皮、黄皮、土堆鸡枞和鸡枞花。7、8月份雨天过后为鸡枞生长时期。
鸡枞的肉厚肥硕,质细丝白,味道鲜甜香脆,它不仅含人体所必须的氨基酸、蛋白质、脂肪,鸡枞中的氨基酸含量也多达16种,有各种维生素和钙、磷、核黄酸等物质。鸡枞在很早以前就列为贡品。据《本草纲目》记载,鸡枞还有益味、清神、治痔的作用,中国已有2000年食用史,名称始于《庄子》,名扬于明代。而现代医学发现,鸡纵除对痔疮有特效外,还能预防肠癌、降低血压、增强人体免疫力,是防治久泄不止、食欲不振、水肿不适的理想佳品,同时也是美食家们所需要的集香鲜、脆嫩、滑爽于一体的美食佳品和保健品。鸡枞的吃法很多,无论炒、炸、腌、煎、拌、烩、烤、焖,还是清蒸或做汤,其滋味都很鲜活,被人们推为“菌中之冠”。
鸡枞在食用和医药方面虽有突出的特点,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但是由于鸡枞的特殊生长习性,到目前为止都无法实现人工驯化养殖,实现大规模的批量生产以满足市场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就是鸡枞菌的人工驯化种植的问题,提供一种驯化种植的方法。
本发明鸡枞菌的人工驯化种植方法,包括母种的制备、原种的制备、栽培种的制备及人工栽培过程,其中:
母种的制备是无菌条件下对鸡枞菌的子实体、菌丝体分离,将菌丝体转接到装有培养基的容器内,在18~22℃下培养 8~15天获得;
原种的制备是将原种培养基灭菌后接入母种,在18~22℃下培养30~40天获得;
栽培种的制备是将栽培种培养基灭菌后接入原种,在18~22℃下培养30~40天获得;
人工栽培过程包括装袋、灭菌、接种、培养和入棚管理过程;
其特征在于:
母种的培养基配方按重量份由淀粉50份、琼脂10~20份、蛋白胨15份、葡萄糖25份、麸皮汁100份和蚁巢土壤20~25份,按料水比1:1~1.2与水混合组成,配方PH值 6~7.5;
原种的培养基配方按重量份由麦粒或玉米粒85份、阔叶树木屑10份、玉米面或麸皮5份和蚁巢土壤20~25份,按料水比1:1~1.2与水混合组成;
栽培种的培养基配方按重量份由阔叶树木屑60~80份、稻草糠或蚕豆糠或米糠15~23份、玉米面5份、石膏粉1份和白糖1份,按料水比1:1~1.2与水混合组成。
本发明的鸡枞栽培方法,根据野生鸡枞的气候、环境、白蚁习性等要素,对子实体、菌株、土壤、矿物质、水分等作具体分析、组合、实验,在食用菌栽培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实现了人工驯化种植。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鸡枞菌的人工驯化栽培方法,包括母种的制备、原种的制备、栽培种的制备及人工栽培过程。
母种的制备:
母种的培养基配方由淀粉50克,琼脂20克,蛋白胨15克,葡萄糖25克,麸皮汁100ml, 野生鸡枞窝内及边缘1平方米范围内采集的蚁巢土壤25g,按料水比1:1与水混合组成,并将配方PH调至6~7.5装入试管内。然后在无菌条件下对鸡枞菌的子实体、菌丝体分离,将菌丝体转接到装有培养基的试管内,在温度22℃下培养时间 8天,直至菌丝长满,菌丝浓密,粗壮,洁白状态。
原种的制备:
原种的培养基由麦粒85g,阔叶树木屑10g,玉米面5g,野生鸡枞窝内及边缘1平方米范围内采集的蚁巢土壤20g,按料水比1:1.2与水混合组成,灭菌后接入母种,在22℃培养30天,直至菌丝长满瓶,菌丝浓密,粗壮,洁白。
栽培种的制备:
栽培种的培养基由阔叶树木屑60g,稻草糠15g,米糠18g,玉米面5g,石膏粉1g,白糖1g,按料水比1:1与水混合组成,灭菌后接入原种,在22℃培养30天,直至菌丝长满瓶,菌丝浓密,粗壮,洁白。
人工栽培:
人工栽培包括装袋、灭菌、接种、培养和入棚管理过程具体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槐苡荃,未经槐苡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0947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考试紧张综合征的中药
- 下一篇:全自动计数翻板堆整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