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有栅压调制功能的超薄封装微流体系统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09492.9 | 申请日: | 2012-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319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庄虔伟;孙伟强;李刚;冮鑑;许胜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L3/00 | 分类号: | B01L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 |
地址: | 10087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调制 功能 超薄 封装 流体 系统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微流体系统,由上至下依次为保护层、顶栅压电极层、膜封装层、微米通道层、测试电极层、绝缘层、底栅压电极层、基底和固定插管基座,且所述膜封装层、微米通道层和绝缘层形成微米通道腔,所述测试电极层位于所述微米通道腔的内底部,所述固定插管基座与注入管配伍,且所述注入管与所述微米通道腔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构成所述保护层和基底的材料均为玻璃;
构成所述固定插管基座的材料为PDMS;
构成所述顶栅压电极层和底栅压电极层的材料均为Cr;
构成所述绝缘层的材料为SOG胶;
构成所述测试电极层的材料为Cr薄膜层和Au薄膜层,且所述Cr薄膜层位于所述Au薄膜层之下;
构成所述微米通道层的材料为SU-8负胶;
构成所述膜封装层的材料为聚酯薄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插管基座的厚度为5mm;
所述顶栅压电极层和底栅压电极层的厚度均为40-60纳米,优选50纳米;
所述绝缘层的厚度为190-210nm,优选200nm;
所述测试电极层中,Cr薄膜层和Au薄膜层的厚度均为45-55纳米,优选均为50纳米;
所述微米通道层的厚度为23-27μm,优选25μm;
所述膜封装层的厚度为200μm。
4.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微流体系统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基底上制备底栅压电极层;
2)在所述步骤1)制备得到的底栅压电极层上制备一层绝缘层,并在所述绝缘层之上制备一层测试电极层;
3)在所述步骤2)制备得到的测试电极层上制备一层微米通道层,并在微米通道层的两端打孔,并制备固定插管基座;
4)在膜封装层上制备顶栅压电极层;
5)在所述步骤3)制备得到的微米通道层上用所述步骤4)所述膜封装层进行封装,并在其上用保护层覆盖固定;
6)在所述步骤3)所得固定插管基座上插管得到所述微米流体系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构成所述保护层、顶栅压电极层、膜封装层、微米通道层、测试电极层、绝缘层、底栅压电极层、基底和固定插管基座的材料均与权利要求2相同;
所述保护层、顶栅压电极层、膜封装层、微米通道层、测试电极层、绝缘层、底栅压电极层、基底和固定插管基座的厚度均与权利要求3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制备底栅压电极层的方法包括:在所述基底上制备光刻胶层后,干燥,利用掩膜板进行紫外曝光,显影后,溅射一层Cr薄膜层,剥离后得到所述底栅压电极层;
所述步骤2)中制备一层绝缘层的方法包括:用旋涂法旋涂一层SOG胶后退火;
所述步骤2)中在所述绝缘层之上制备一层测试电极层的方法包括:在所述绝缘层上制备一层光刻胶层,干燥后,利用掩膜板进行紫外曝光,显影后,先溅射一层Cr薄膜层,再溅射一层Au薄膜层,剥离后得到所述测试电极层;
所述步骤4)制备顶栅压电极层的方法包括:在所述膜封装层上制备光刻胶层后,干燥,利用掩膜板进行紫外曝光,显影后,溅射一层Cr薄膜层,剥离后得到所述顶栅压电极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未经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0949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磨削凸圆弧面的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机动车车轮螺栓